正文

浮躁的年代,浮躁的人(6)

不浮躁 作者:王興權


 

項目立項就是“主管單位定框框,專家評審走過場”。許多科學家被邀請去評審大項目時,事先根本就沒有看到關于項目的任何材料,到了評審會上,聽完簡單的立項報告后就被邀請方要求直接簽字認可。此外,競爭不公現象非常嚴重,科技界流行“要你上,就能上,項目再差也能上;要你下,就得下,項目再好也要下”的順口溜?,F在有不少年輕的科技“老板”,他們的任務就是“跑步錢進”。這些人大都在科研第一線做出過一些成績,但是,當他們獲得各種頭銜和榮譽之后,就逐漸脫離第一線,成為科技“老板”,成天“飛來飛去”,通過各種關系拿大把大把的項目,層層發(fā)包,然后又把承包單位的成果集中到他們頭上,成為他們拿更多大項目的資本。

在研究試驗方面,現在不少科技人員特別是一些年輕人,不愿意從事艱苦的實驗研究,喜歡“虛擬”、“仿真”,“虛而不實”、“仿而不真”的比比皆是,學機械的不懂機械,學電子的不懂電子。

提到論文發(fā)表,近年來在國內召開的國際會議,其征文通知中往往標明凡是被錄取的論文,SCI全部收錄。實際上,會議組織者是用重金買通了SCI收錄機構,因此只要投稿,必然收錄。

形容項目驗收鑒定的情景時,“紅包一發(fā),嘴角一擦,一項世界先進水平的成果就如此誕生了”,現在還有一些鑒定專業(yè)戶,這些人凡是有鑒定都有求必應,而且必然簽字畫押。

評獎獲獎同樣是虛假泛濫,過去說“立項靠關系,研究靠本事”,現在研究結果的評價已經不完全靠本事了,有些非常好的成果,由于“運作”不好而沒有獲獎,而有些不怎么樣的成果,由于善于“運作”,甚至善于作假而獲獎。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中醫(yī)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浙江大學藥學院院長李連達領銜的研究小組,近兩年來,在國際、國內多家著名醫(yī)學雜志上采取剽竊、編造實驗數據、一稿多投等手段,發(fā)表“學術論文”13篇,以騙取國家科研經費。這些由浙江大學藥學院多名研究人員聯合發(fā)表的論文都有李連達署名,其中,李連達作為第一作者署名的有兩篇。研究小組以這些“論文”立項,分別得到國家博士后資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重要基礎研究973計劃以及浙江省教育廳、科技廳、中醫(yī)藥局等項目經費資助。

79歲的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分子生物學家鄒承魯幾年前就向媒體公布了一篇題為《清除浮躁之風 倡導科學道德》的報告。報告列舉了中國科學界存在的七類違規(guī)行為:

其一,偽造學歷、工作經歷、論文、博士學位,研究所所長都可以偽造。有人吹噓自己在國外工作3個月寫了6篇論文,但經查證,這些論文實際上并不存在。

其二,抹殺別人成果,自我吹噓,動輒就聲稱“國際領先”、“國際前列”、“第一次發(fā)現”、“填補國內空白”等。

其三,偽造成果,篡改數據。

其四,剽竊他人成果。

其五,一稿多投。國外許多雜志都明確表示不接受已投往其他刊物或已發(fā)表的文章。國內常見的情況是:一篇文章用中文發(fā)表之后,再用英文投到國外,或者用英文發(fā)表之后譯成中文在國內再發(fā)表。

其六,署名“搭便車”。

其七,為商業(yè)廣告做不符實際的宣傳。

科學研究,尤其是基礎理論研究需要長期的積累、有豐厚的積累,深厚的積淀,才能有所突破,有所創(chuàng)新?!案槊?,躁為利”,浮躁心態(tài)蔓延,追逐利益,這種心態(tài)勢必會影響科研人員的創(chuàng)新能力,影響科技新成果的誕生,造成整體社會生產力的下降,成為阻礙科技創(chuàng)新、建設創(chuàng)新型國家的最大絆腳石。

沉不下來,靜不下心,是永遠做不出成績的??茖W研究需要坐冷板凳,要耐得住寂寞,浮躁不得。

只有無半點浮躁虛假、實事求是的科學家,才能取得兩彈一星、載人航天、雜交水稻、漢字激光照排技術這樣的大成就。

希望社會給科技人員提供好的科研氛圍,為他們提供不浮躁的條件。更希望所有的科學工作者都能用馬克思的話勉勵自己,驅除浮躁:“在科學上沒有平坦的大道可走,只有不畏勞苦沿著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達光輝的頂點?!?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