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僧問:‘化城鑒如何是各尚家風?’曰:‘不欲說。’曰:‘為甚如此?’曰:‘家丑不外揚?!闭^家丑不可外揚,說的就是關(guān)于一個家庭中的私密事,沒有必要對外宣揚的,就不要對外宣揚。因為居家過日子,什么樣的事情都會發(fā)生,有美好甜蜜的,也有苦澀難言的。每家都有一本難念的經(jīng),都會有不必外宣的隱私事。那些私密的事情,在家庭內(nèi)部,在家庭成員之間,過去也就過去了,可是讓外人知道了,事情的性質(zhì)就會發(fā)生改變,會給整個家庭抹黑,會讓家庭成員蒙羞,造成不必要的麻煩。
一個家庭,如同一個單位,一家公司,一支團隊,所以,它必然也要注意自身的美譽度,那是這個家庭的整體形象。一個家庭因為丑聞外漏,使得整體形象受損了,那么這個家庭的每一個成員都會受損,正所謂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聰明的女人,當然不會將自家的私密事隨意向外宣揚??墒?,就有這么一個媳婦,恰恰不懂此中道理,居然將婆婆的丑聞當做笑談在外宣揚,結(jié)果引起了軒然大波。媳婦嫁到老公家之后,常常聽到公公和婆婆拌嘴。老兩口一吵架的時候,動不動就會搬出一些陳芝麻爛谷子的舊事說事兒,吵得很兇。聽來聽去,這個媳婦就理清了其中的故事脈絡,大體是年輕時候的婆婆曾經(jīng)有過一個戀人,后來卻與公公結(jié)婚。結(jié)婚之后,婆婆還與那個戀人有聯(lián)系,這么多年來還像朋友一樣交往。公公雖然不說什么,可每當遇到煩心事,或者喝上兩盅小酒之后,就會有意無意地提起那件事情。而婆婆也是不依不饒,直截了當?shù)卣f:“早知道這樣,當年我還不如嫁了他算了。我可真后悔跟了你?!?/p>
其實,這么多年來,老兩口的爭吵早已經(jīng)成為一種習慣,吵過去,也就過去了,早已經(jīng)習以為常,甚至成為一種情感交流的方式??墒?,這個媳婦卻覺得新鮮,覺得好奇。在與外面的鄰居接觸時,她還悄悄地向他們打探自己婆婆的事。結(jié)果,外面的人都知道了這件事情,并開始議論紛紛,很快風言風語就傳到婆婆的耳朵里去了。就這樣,本來一件并沒有什么大不了的家庭事,弄得盡人皆知。婆婆早已經(jīng)羞得無地自容,最后婆婆就惱羞成怒,將一切罪責都歸結(jié)到媳婦的嘴上,婆媳二人反目成仇,婆媳關(guān)系發(fā)展到了不可調(diào)和的地步。
中國有一句古話,叫做“家丑不可外揚”。幾乎每一個中國人都會將這句話放在嘴上,記住心上,這是中國人的一個生活原則,自古至今,我們都在奉行著這個原則。我們中國人歷來看重家庭親情,父子、母子、兄弟姐妹都是一體的,父親的丑事,當然也是兒子的丑事,別人笑話他老爹,當兒子的臉上自然也掛不住。所以,一個家庭中的丑事,這個家庭中的成員誰也不肯對外宣揚,誰也不答應讓人對外宣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