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了祝英臺,梁山伯終于意識到自己有什么地方不對勁了,他很奇怪。整整三年了,他早已經(jīng)習慣和祝英臺形影不離的感覺,他覺得這樣有些不妥。畢竟,英臺是男孩子,他為何總會牽掛這個男孩子?沒有英臺的陪伴,書房里變得這樣冷清了,這樣的感覺真是不太妥。
一天,師母神秘地問梁山伯,已經(jīng)七月了,你為什么還不去拜訪英臺呢?梁山伯很驚訝,師母你怎么知道我和英臺的約定?師母笑了,你難道真的不知道英臺是個女孩嗎?
梁山伯的反應(yīng)可想而知:英臺是個女孩?英臺是個女孩!原來英臺是個女孩!怪不得她讓我牽腸掛肚,寢食難安,怪不得回想曾經(jīng)的點滴時總是隱隱地不對勁,怪不得,怪不得……原來,英臺是個女孩!這樣就對了,她是女孩,所以以前的不對勁如今都對了!那她替我做的媒呢,那個品貌具和她一樣的妹妹,莫非就是她自己嗎?接下玉扇墜,那是祝英臺留下的聘禮,是他們的定情信物!
清晨時分,金雞還未報曉,梁山伯帶著書童急急忙忙奔下山去,趕往祝家莊。按理說,他從未見過女裝的祝英臺,他也從未和祝英臺真正的戀愛過,而今,他卻一下子陷入了同英臺的熱戀,不可遏制地想在第一時間見到她!
然而,可惜……
就在梁山伯興高采烈奔往祝家莊的時候,祝英臺卻提前遭遇了愛情的冰霜。昨夜,她見到燭花結(jié)出雙蕊,知道是喜兆,梁山伯一定不日就會到來。想到這里,祝英臺害羞了,原來算是她單戀著梁山伯,她只是覺得甜蜜;如今想必梁山伯已經(jīng)知道她是女孩子了,那么就是實實在在的兒女之情了,怎么能叫她不心頭嘭嘭呢?真是人在兩地,情在一處。
祝公遠哈哈的大笑聲蓋過了英臺的竊喜,他一邊登上閨閣木梯,一邊呼喊著,喜事來了!喜事來了!祝英臺仍像乖巧的女兒那樣,跑上前去問是什么喜事,其實她心里有著隱隱的期盼。祝公遠笑道,此時此刻,還有什么喜事能大得過寶貝女兒你的婚姻大事呢?今天爹爹我總算替你找到好婆家了。祝英臺抑制著心花怒放,假意問父親替自己選中的是哪家,她還以為梁山伯就在大廳里等候著呢。誰知道祝公遠笑瞇瞇地說出了兩個字:馬家。
馬家,馬家是太守門廳,祝公遠替祝英臺選中的丈夫正是太守的兒子馬文才。且不管這個馬文才是否有貌有才,可是馬家有權(quán)有勢,自古官商不分家,無論是祝家還是馬家,這樁婚姻都是非常合適的。更何況,祝公遠說過,他之所以同意祝英臺出門讀書為的就是將她嫁到官宦之家去,而今,愿望實現(xiàn)了。
這個愿望是祝公遠的愿望,是父母親的愿望,卻不是做女兒的祝英臺的愿望。馬家兩個字猶如晴天霹靂打在了祝英臺的頭上,她臉色陰沉,目光凝滯,呆呆地說著我不想嫁。可是祝公遠會相信她嗎?剛剛還興奮地問許配的是哪家,怎么轉(zhuǎn)眼就不愿意嫁了呢?
所有做兒女的都不能忘了一件事,你是父母生養(yǎng)的,他們或許不了解你的一切,但是他們能感覺到你的所有。祝公遠不呆不傻,他立刻意識到了女兒不愿出嫁的原因,她不是不愿意嫁,而是不愿意嫁給馬文才。
兩相對峙,實話需要實說,更何況,祝英臺想要得到她希望的婚姻,就必須先得到父母的同意。杭州城萬松書院里的三年歲月,祝英臺早已將一顆美好單純的女兒心交給了梁山伯,此時的她沒有辦法接受任何婚姻的安排。
祝公遠理所當然地大發(fā)雷霆了,這無需置疑。試想:在強調(diào)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社會里,哪個嚴父能容忍女兒這般的自作主張?她和一個男子同吃同住,同行同坐,留下一個玉扇墜就充當了聘禮,如果傳出去別人該如何議論她呢?再者,說到底,梁山伯不過是普通書生,縱然家中不缺吃穿又如何能跟太守家相比?女兒嫁過去,可能還要親自做女紅,這是做父母的無論如何也不愿意看到的。
在經(jīng)歷了人世滄桑后,做父母的往往都是那樣現(xiàn)實,尤其針對兒女的任性不懂事。祝家不稀罕梁山伯,盡管祝公遠可以拿一大筆嫁妝作為女兒日后在梁家的生活費用,但是他不能這樣做。錢,有時候不是過日子的東西,而是面子。祝家賠出去的嫁妝不是真的用來買米買柴的,那些金銀珠寶就是個點綴裝飾,以證明祝家千金的婚姻多么富貴圓滿,一旦真的成了生活花費,豈不笑掉眾人的大牙?;橐觯枰T當戶對!
父女間的談判決裂了,這是意料之中的,如果不是祝公遠的堅持,祝英臺和梁山伯也不會化作蝴蝶,以死成全他們的愛情了。
久別重逢梁山伯,樓臺之上,一對戀人真實地面對面了,梁山伯歡喜不已,祝英臺愁云滿面。你為什么不高興,你怎么會不高興呢?難道,你不想我嗎?可知道我真的很想你。多么真摯的梁山伯,這恰恰注定了他愛情的悲哀,因為他真摯,所以從未懷疑過祝英臺的男子身份,因為他真摯,所以他不懂得放棄身為女子的祝英臺。
曾經(jīng)有人嫌棄梁山伯是個呆書生,弱書生,其實他不呆也不弱,只是太過善良。得知祝英臺已被父親許配馬太守之子,憨厚的梁山伯生平第一次惱怒了:他要到衙門告狀,因為他和祝英臺的婚姻在先,有師母為媒,玉扇墜為聘,而馬家是強奪人妻!梁山伯不在乎得罪泰山岳父,不在乎世人議論,他遇到了人生的知己,而這個知己可以成為愛妻,身為男子,誰能容忍奪妻之辱?
不過,梁山伯忘了一件事,他忘了馬家是太守門廳,是一郡之長,他要告狀,能去哪兒告呢?這就是命運,是你的終會是你的,不是你的憑怎樣也得不到。愛,有時候真的不能彼此擁有,只有懂得放棄。祝英臺已經(jīng)放棄了,她不能為了這一段愛違背父命,做了不肖子孫;她也不能讓梁山伯為此狀告到衙門,到頭來只會傷害自己。所以,不如放棄。
這天地間到底什么樣的愛情才能生死相許?這世上什么樣的男兒能夠為一份愛嘔干心血?或許還是那兩個字:真摯。做一個純粹的人可能很好,可能很不好,但梁山伯到底是個純粹的人,所以他為了得到又失去的愛病了,而后,離開了人世。
祝英臺其實活得沒有梁山伯那么純粹,所以她先懂得了放棄不現(xiàn)實的愛情??勺S⑴_不是個世俗的女孩子,所以她知道什么才是無價的。梁山伯死了,樓臺相會竟成永訣,她原可以當做余生中悄悄懷念的愛也隨之而去。癡人為愛而死,斯人豈能獨存?他們曾立下誓言:生前不能夫妻配,死后也要同墳臺。如今梁山伯的墳臺屹立山野,難道還有什么需要等待的?
就在祝英臺出嫁的那一天,她外裹紅,里穿素地上了花轎。她對祝公遠說,要最后拜一拜梁山伯,若不成,死。其實,她早已想好,成與不成,都是個死。
后面的故事,不需要再贅述了。如果有一天,你在郊野看到那翩躚雙飛的蝴蝶,請放輕腳步,為他們默默祝福。不要覺得這是中國愛情的癡人說夢,你難道不覺得這就是一種浪漫嗎,而且傳承了千年都不曾改變?浪漫,不是寶馬香車能給的;浪漫,只是心頭一念。只要我們心有真情,時時處處都有浪漫,哪怕只是一對生命周期只有幾天的蝴蝶……
梁山伯與祝英臺,同樣的故事,不同的劇種;同樣的劇種,不同的流派;同樣的流派,不同的演員……有多少人不知看了多少回。說實話,我也曾厭倦過,質(zhì)疑過。直到那年坐在首都劇場中,看那臺上翻飛如蝶的花朵,聽那純真的歌謠,心里忽然又感念起這一段蝴蝶的傳說:天乃蝶之家,地乃蝶之靈,云乃蝶之裳,花乃蝶之魂,但為君之故,翩翩舞到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