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C. 寶琴
3. 點翠頭飾中的翠色部分,原材料來自于什么?
A. 刺繡 B. 植物 C. 動物 D. 礦石
馬未都評:點翠是我們古代首飾中的一個工藝手段。簡單地說,它是用翠鳥的毛粘在上面所呈現(xiàn)的這種自然的藍色,漂亮得超乎想象。所以這個點翠在很長時間內(nèi),尤其在清代,深為婦女們所喜歡。
不過我們在生活中見到翠鳥的機會卻是不多的,因為今天翠鳥都是保護動物,不提倡再用翠鳥做首飾了。古代文學作品中,跟翠鳥異曲同工的是青鳥。青鳥是傳遞愛情信息的象征,像李商隱最著名的愛情詩之一就寫道:“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yīng)覺月光寒。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p>
李商隱的感情生活比較豐富,曾跟多位女性有過這樣的接觸,寫下很多千古名句。像“春蠶到死絲方盡”,一語雙關(guān),比喻準確,我們今天恐怕想不出別的來。就是說李商隱寫完這詩1 000多年以后,我們沒有人能想出來更好的話?!芭钌酱巳o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就是說青鳥要幫我傳達這份思念、這份情感。
答案:C. 動物
4. “金龜婿”的稱呼,最初和什么有關(guān)?
A. 人物 B. 宗教 C. 地域 D. 服飾
馬未都評:這跟我們古代的服飾制度有關(guān)。“金龜”是唐代官員的一種佩帶,像香囊,是龜形的。我們曾經(jīng)講過龜,龜在漢唐的時候是非常好的東西,其文化含義是非常高的,寓意長壽,比如曹操寫有《龜雖壽》。唐代官員的佩帶,三品的是金龜,四品的是銀龜,是有順序的。中間有很短的一段時間改“龜”為“魚”,后來又改回去了,還是帶著龜帶。所以“金龜婿”說的就是他在朝廷里做官,有官職的,他們的生活質(zhì)量都會非常高。李商隱的詩歌《為有》中說得很清楚:“為有云屏無限嬌,鳳城寒盡怕春宵。無端嫁得金龜婿,辜負香衾事早朝?!闭自娒枋龅氖牵何以谝粋€春天的早晨,因為丈夫上早朝都起得很早,丈夫從這熱被窩里跑出來上早朝,我嫁給你這個金龜婿也要天天守這涼被窩。
答案:D. 服飾
古玩門診
| 古玩一 |
這是一套象牙帶板,背面是木頭襯板。做工非常精美,非常少見,年代大約是明代中葉,這是典型的明代帶板。我們知道腰帶是游牧民族帶給我們的,從南北朝時期就有了;到了唐代非常多,宋遼時期也都有。明代是帶板的最后一個朝代,到清代就沒有了。帶板的材質(zhì)很多,象牙帶板保存下來的并不太多。為什么呢?因為象牙是有機物,不易保存,尤其經(jīng)過這么細的鏤空以后,這類東西一般都是過去出土的,它入土以后很容易腐爛。
這套帶板整整20塊。20塊是明代帶板的標準數(shù)量,其中有一塊丟了或是損了,它的顏色和其他有所不同,應(yīng)該是后配的,但這已經(jīng)非常非常難得了。最長的這一塊,專業(yè)術(shù)語叫“鉈尾”。這套帶板非常難得,從研究中國古代官制、象牙雕刻、帶板等各個角度來看,都不失為一件非常重要的文物。
| 古玩二 |
這種瓶子是清代非常流行的一個造型——頸短而粗,然后溜肩下來,這就叫“觀音瓶”。觀音瓶的樣子很多,這是其中一種。它的顏色會給我們一個非常強烈的感受,就是它非常現(xiàn)代。我們不能想象,200多年前中國人有這樣的審美,這完全是現(xiàn)代的審美,很現(xiàn)代化。所以從這個角度上講,大部分人會認為這東西可能是作偽的,但是這東西還真不是作偽的。
在雍正、乾隆年間,中國曾經(jīng)探討過瓷器的新的審美,這是其中的一個途徑。一般情況下它是五色的,從冷色算起有藍色、綠色、黃色、粉紅色,還有白色。這種瓶子有一個很俗的名字叫“桃花洞”,名字的由來不知道。我們從這樣的實物可以看出來,康乾盛世尤其乾隆時期審美的襟懷比較寬廣,什么都可以接受。如果當時不接受這種審美,我們今天就看不到這樣的實物存世。為什么那時心胸比較寬廣呢?就是因為國力非常強盛,不計較小節(jié)。我們越弱小就越計較小事,越強大就越不計較。我們傳統(tǒng)的審美對色塊的要求是要天成的。什么叫天成呢?就是我們的窯變瓷“入窯一色,出窯萬彩”。但是這種人為一塊一塊地染上去的做法,過去不符合中國人的審美意識,是西方人的審美意識傳給了我們,我們于是做了這樣有益的嘗試,并把這樣的文物保留至今。所以這對藏友來說是一件幸事,對這個瓶子來說是一件更大的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