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極平凡的故事。
公元724年,28歲的竹田千繼已經(jīng)是山城國愛宕郡頗有點名氣的大夫了。當每日為他講讀漢方的藥師溘然仙去之后,方圓百里之內(nèi),已經(jīng)沒有人醫(yī)道比他再高,所以,即便是村中最受人尊重的貞吉老人,見到他也總是恭恭敬敬地叫一聲“竹田先生”。然而,令左鄰右舍皆感奇怪的是,憑醫(yī)術(shù)足以謀生的竹田千繼,居然從別人那兒買了兩塊地,自己種了起來。允亮那時還只是村中的一個野孩子,一當他發(fā)現(xiàn)那兩塊地上長出的是一種從來沒見過的草的時候,他就充滿好奇地對正在地里勞作的竹田千繼發(fā)問:“竹田先生,你為什么不種稻子、不種麥子,種這種草呀?”那醫(yī)生并不回答,只顧在那里忙他自己的事情。于是允亮轉(zhuǎn)回頭,一溜煙跑回村子。
不久,大家就都知道竹田種了不知名的草。好奇的人還特地找竹田不在的空當去那里看過,回來都說確實不知那草的名字。于是公推村中歲數(shù)最大也最有威望的貞吉老人去向竹田詢問。要知道,在這小小的村子里,居然有人寧可種草而不種糧食或蔬菜,這該是多么大的奇怪事兒。然而,貞吉老人帶回來的答案并不能讓人們滿意。竹田把老人很尊敬地請到屋里,熱情地接待了一番。但談及那些草,他卻只說那不是草,是“哭叩屋”。但“哭叩屋”是做什么的,仍是沒人知道。
…………
接下來的故事是越發(fā)平淡的。
那以后,野孩子允高總是用心地去偷看。他看到竹田掰下那草的葉子,煮在飯里吃了,拌在菜里吃了,就立即回來把這消息告訴村人們。這多少滿足了村人們的好奇心。允亮也覺得自己忽然重要了起來。到了秋天,允亮又傳來了新消息,說竹田把“哭叩屋”的根煮了吃呢。但這回似乎關(guān)心的人已經(jīng)不那么多了,并且他們也偷吃過那些“哭叩屋”葉子,并沒有什么好味道。所以,后來當允亮看到竹田先生又用“哭叩屋”的根釀成酒喝,把擠出的汁兌到洗澡水里的時候,他也懶得把這些消息挨家挨戶地告訴每一個人了。這會兒的人們都在談?wù)撝碌俏坏奶旎室e行的大嘗祭。天皇新登位才有這活動,那可不是每一個人都能逢著的大事呢!于是允亮也擠到貞吉老人家的院子,大睜著眼睛聽人們講過去大嘗祭中的種種氣派和風采,宛如聽另一個世界的神話的一般。那是允亮八歲時的事。
過了幾年,竹田先生到別的地方行醫(yī)去了。再聽到他的消息,說他要回到村子里來,已經(jīng)到了允亮58歲那年。和他一起在貞吉老人家院子談?wù)撨^大嘗祭的人都已不在人世了。像當年的貞吉老人一樣,允亮這會兒成了村里的歲數(shù)最大也最有威望的人。他覺得自己很滿足,子孫成群,吃穿是不犯愁的。有時他又覺得日子過得空得慌,不僅身體一天不如一天,而且從小一起玩的伙伴都先后辭世,沒有人可以坐下來,和他聊聊小時候的事情。那時候,活過50歲的人已經(jīng)算是高壽了。正是因為這樣,聽說久已搬走做藥師的竹田先生要回這村子一趟,允亮高興得很早就起來掃了院子,又趕到村口去迎客人。
“早晨好哇,老人家!您可真是越活越硬朗啊,這么早起?!?
“咳,我算什么老人家,今天要來這兒的竹田先生才是老人家,他長我20歲呢!”
“看來還是老糊涂了。”問好的常跑郡里的柏山想。他常從郡里販些鹽之類的零碎兒,掙點小錢。前幾天他去郡里的藥鋪為別人取過藥,見過竹田先生的。那人怎么會比允亮老漢還大呢。柏山想。
“您記性還好哇?”柏山問。
“還成,小時候兒的事,記得清楚著呢。我還去竹田先生的地里偷過‘哭叩屋’葉子吃呢?!捱滴荨茄?,你沒聽說過吧?……”
允亮一下覺得很興奮,他一下想起了自己小時候從地里跑回村子告訴大家竹田先生種草的事??砂厣?jīng)]有等他說完,已經(jīng)走得很遠了。年輕人忙著年輕人的事呢,愛聽他擺弄陳芝麻爛谷子的人是越來越少了。而將要來的竹田先生,就一下子顯得親切了許多。
到了日中的時候,允亮也沒等到竹田先生。這會兒他孫子來村口喚他回去。
“爺爺,竹田先生在咱們家里等你呢?!?
“怎么,這老爺子已經(jīng)從這兒走過去了,我竟會看不見。看來是真的老啦。”允亮想著,推開了家門。站在門口的,是一個二十八、九歲的年輕人。用眼一看,允亮就知道他是竹田的兒子或?qū)O子。瞧啊,長得多像呢!
“竹田先生在哪?”允亮有些心急地問。那年輕人拉起他的手說。
“是允亮嗎?已經(jīng)不認識我了嗎?我是竹田千繼呀?!彪m然允亮開始不相信,可兩個人坐下來聊起從前的事,允亮已經(jīng)忘了的,竹田可還記著呢。大概有七八年沒這么和別人講過這么多話了。到了最后,當允亮完全相信眼前的“年輕人”就是竹田的時候,他的心里出現(xiàn)了一個好大的疑問。他不知該如何問,可還是問了:
“竹田先生何以還是這樣年輕呢?”
“允亮,你小子還記得偷我的‘哭叩屋’嗎?我不見老,就是因為吃‘哭叩屋’哇。我是從中國的醫(yī)書,叫《本草》的里邊看來的。它說這‘哭叩屋’駐顏延齡。恰好那會兒渡海來的人中有帶來種子的,我就試著種和用,看來,還真是有效果呢?!?
竹田走的時候,答應找機會給允亮送一些“哭叩屋” 的種子來。而允亮還提出了一個自覺得有點過分的要求,請竹田先生留下了一幅字。在很細致的織帛上,竹田先生寫下了“枸杞”兩個字,并告訴允亮說:
“使人長壽不老的,就是這枸杞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