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一些經典的、真正的雄辯,我們可以看出這類雄辯字字珠璣,而且比喻也巧妙得當。當人們從“文明”轉向“世故”時,便會利用各種標志來彰顯自己的身份,向世人炫耀。于是,我們開始說不再是普通的語言,開始偏好可以顯得自己比別人有學問的深奧字眼。我們開始用腦(而不是用心)生活,說每句話都要先經過腦子篩選,挑選出最花哨和最有學問的用語。漸漸地,我們發(fā)現了語言不僅能保護自身不受傷害,更可以讓自己像穿著保護罩一樣確保安全,即用花哨字眼密密織成保護罩、鐵布衫。但是,語言的防護有它的兩面性。所以,雖然我們有時和別人交流,但是卻始終無法觸及他人的內心世界,就好像隔靴搔癢一樣,永遠也觸碰不到事物的實質。當你用語言層層保護自己時,肯定同時也會將對方關閉在你的關愛之外。
語言,如果不能創(chuàng)造意象,不能具備情感或視覺的內涵,或是缺乏智力性的話,就應該被廢棄不用。所以,在日常的交流中,我們要盡量使用一些簡單的語言,使用那些可以創(chuàng)造栩栩如生的形象、以形象與動作引發(fā)情感的語言。
與咬文嚼字的推敲相比,語言的自然流露顯得更為真誠也更加重要。因為,斟酌出來的字句是有意識的腦力活動,必須從自己頭腦中的字典逐字挑選,這顯然不是很好的溝通方式。就好比在用叉子喝蔬菜湯,你能想象用叉子吃到湯里的馬鈴薯、豌豆和胡蘿卜時的費力情形嗎?我們本應該是用湯勺一口一口才能喝出湯的全部滋味的。如果發(fā)自內心說話,語言就會自然而然流出,就像一湯勺恰恰包含最合適的成分一樣。有人曾向美國申訴法庭提出過全部內容就是幾張漫畫、而沒有援引任何法令的辯護狀。
結果證明很成功,大為吃驚的可能不止是對手,還包括法官大人。還有人也曾寫過訴狀,控告某跨國大財團收購森林古木。希望能加以制止,所以在訴狀中指出:政府“以超低價格”將某河流上游的森林賣給這家公司,“甚至低于管理這片森林的成本”。而另一個人用最淺近的文字說明:這不是買賣而是贈送。這個流域是動物的棲息地,濃密的海灘松與云杉遮蔽野鹿、藍松雞、雪兔、紅冠啄木鳥以及數千種高山動植物。開采森林將破壞這些動植物的家,并且必然要開山挖路。挖土機與伐木機的噪音打破寧靜,將有很多人聲吆喝,無情的巨輪壓過森林地表,大地動搖散離,森林中所有生物無不戰(zhàn)栗恐懼。這樣的文字一點都不像法律文件,但是卻更能表達對破壞大自然的嚴厲指控。我們不妨比較一下傳統的寫法:“機動車引入上述區(qū)域,將對該地生態(tài)造成無法彌補的損害?!蹦愀惺艿揭陨蟽烧叩牟顒e了嗎?
著名的環(huán)保人士杰斯格很善于用他深情的演講打動人。雖然他的臉消瘦而覆滿胡茬,薄唇嘴似乎永遠濕潤,下頜突出如脫臼的手肘。然而,所有聽他演講的人都如癡如醉。下面是他演講時的一些精彩的片段:
“20年內,地球的物種將有三分之一消失!”此時,杰斯洛怒吼,凹陷的腹部系著一條長皮帶,他仰頭望著高大的微木,悲憤地舉起手:“我們在森林中的弟兄們正陷入絕境,古老的森林注定要在劊子手的電鋸下斷頭。”他每句話抑揚頓挫,頭隨著話語用力擺動,“這場戰(zhàn)役不止是為貓頭鷹,不止是為一座森林,或美麗的花木、原始的草原和適合散步踏青的山徑,也不止是為了保存魚種豐富的河流好供民眾假日垂釣,這是為了垂死的大地之母的沉痛請命。因為只要任何物種滅絕,我們的母親便會死去一部分,而此時此地正是我們宣戰(zhàn)的最佳機會,也是我們拯救母親的最佳時機。”當杰斯洛說到這里,他停頓了,他等待自己的語言生動地充滿聽眾的心靈。他接著又說:“毀滅森林就是毀滅全人類?!彼脑挃S地有聲,“如果你以為地球的命運與你不相干,那是你的眼光太短淺。你呼吸的空氣難道不是你的一部分?請停止呼吸一分鐘再回答我。河流難道不是你的一部分?試試一天不喝水再回答我。森林同樣也是我們的一部分,森林遭破壞等于我們遭侵害。”之后,他的語調變得異常平靜:“法律已經背棄我們。”他以近乎責難的眼神環(huán)視大家,露出歪斜的牙齒,“法律不會保護這片森林,也不會保護貓頭鷹。但是——”他停頓的時間掌握得恰到好處,“人民才是法律的代言人,而在場的就是人民的代表?!?/p>
杰斯洛的演說顯然是很有鼓動性的。他用自己的熱情和富有想象力的措辭感染著聽眾。他的言辭不再是簡單的表達內容的符號,而是進入人們內心世界的一股股暖流。這正是措辭的魅力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