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為什么讀不好書(1)

你在為誰讀書 作者:劉江川


 學生的自我因素——我不知從何學起

西撒哈拉沙漠中,有一個小村莊比賽爾,它在被發(fā)現(xiàn)之前,還是一塊貧瘠之地。那里的人沒有一個走出過沙漠。據(jù)說不是他們不愿離開那兒,而是他們嘗試過很多次都沒能走出去。一個現(xiàn)代的西方人到了那兒,聽說了這件事后,決心做一次試驗。他從比賽爾村向北走,結(jié)果三天半就走出來了。

經(jīng)過此事,他終于找到了比賽爾人走不出沙漠的原因:他們根本不認識北極星。因此,他告訴當?shù)氐囊晃磺嗄辏阂胱叱錾衬?,只要白天休息,夜晚朝著北面那顆星走,就能走出大漠。那個青年照著他的話去做,三天后果然來到了沙漠邊緣。青年人也因此成了比賽爾的開拓者,他的銅像被豎在了小城中央。

銅像的底座上刻著一行字:新生活從選定目標開始。

讀了這個故事,你想到了什么?

許多學生之所以學習不好,就是因為沒有目標。自己心里沒有一顆北極星,也就走不出精神上的沙漠。在任何領(lǐng)域中,取得比較大的成功的人,他們的行為幾乎都是指向自己所設(shè)定的目標。有了目標,內(nèi)心的力量才會找到方向。毫無目標的飄蕩終歸會讓自己迷路。我們要想成為一個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第一步要做的,就是樹立一個成為優(yōu)等生的目標。

沒有目標就沒有動力。一個人能走多遠,首先取決于他是否找準自己的目標。只有選準方向,他才能持久穩(wěn)健地走下去。一個人沒有目標,就像一艘輪船沒有舵一樣,只能隨波逐流,無法掌控自己,最終將擱淺在絕望、失敗、消沉的海灘上。

決定人的發(fā)展的主觀因素,首先是個人發(fā)展的愿望,或者說動機。

而動機又取決于個人過去與現(xiàn)在的理想目標。這既是個人對其時代特點的理解與反應的結(jié)果,也是時代對個人的文化背景及學習與判斷能力的考驗,更是對一個人的人生觀與理想抱負的考驗。

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這樣的士兵是作戰(zhàn)能力差嗎?是他們笨嗎?不是,而是他們沒有追求。沒有追求的人,是不會有動力的;沒有動力的人,是不會有所作為的。

如果魯迅沒有追求,他就不會幾次更換職業(yè)。正因為他追求民族的強大,他才赴日本學醫(yī);正因為他追求民族的覺醒,他才棄醫(yī)從文,以筆為槍。是追求給了他求知和寫作的動力,是追求給了他不斷為民族事業(yè)而奮斗的動力。

如果岳飛沒有追求,就不會披堅執(zhí)銳,征戰(zhàn)沙場。正因為他追求“笑談渴飲匈奴血”,才會有“八千里路云和月”;正因為他追求“收拾舊山河”才會有“三十功名塵與土”。是追求給了他抗金的動力,是追求給了他精忠報國的動力。

如果大禹沒有追求,就不會繼承父業(yè),抗洪疏流。正因為他追求人民生活的安穩(wěn),才會三過家門而不入;正因為他追求體現(xiàn)個人的價值,才會兢兢業(yè)業(yè)治理國家。是追求給了他治水的動力,是追求給了他不斷前進的動力。

如果貝多芬沒有追求,就不會嘔心瀝血創(chuàng)作音樂。正因為他追求表現(xiàn)思想,才會廢寢忘食地譜曲;正因為他追求完美的音樂,才會在耳聾之際堅持創(chuàng)作。是追求給了他譜寫華章的動力,是追求給了他自強不息的動力。

一個人追求的目標越高,他自身的潛能才能發(fā)揮得更充分,他的才能就發(fā)展得越快。

對學生來說,學習的動力來自目標。當你有了明確的目標,有了自己的想法時,你就會有學習的動力。學習的成功便有了良好的開端。

?我不相信自己能學好

許多學生學習不好的原因,并不是他們不想學好,而是他們?nèi)狈ψ孕拧?/p>

古希臘著名演說家德摩斯梯尼先天口吃,演說時常被人喝倒彩,但他始終對自己信心百倍。為了克服缺陷,他每天清晨口含小石子,呼喊練習,終于成為口若懸河的演說家。

美國著名的女作家海倫·凱勒,幼年因病造成又聾又瞎。她自信自強,14 歲攻克多種外語,通曉德、法、古羅馬、希臘文學,20 歲考入哈佛大學。

德國天文學家開普勒4 歲時出天花,留下一臉麻子,后又患猩紅熱,因高燒而壞了眼睛,導致高度近視。他終身受疾病折磨,但他從未失去自信,在貧病交加中堅持奮斗20 余年,建立了行星運動三定律,為牛頓發(fā)現(xiàn)萬有引力打下基礎(chǔ)。

埃及作家塔哈·侯賽因3 歲時就雙目失明,但他頑強自信,留學法國,成為埃及歷史上第一位博士。他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小說和文學評論,被譽為“阿拉伯文學支柱”。

從上面這些事例中可以看出,自信心對一個人的學習是多么重要!

.自信是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

自信心是相信自己有能力實現(xiàn)目標的心理傾向,是一種推動人們進行活動的強大動力,也是人們完成活動的有力保證,更是一種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

.自信是成功的保證。

自信是相信自己有力量克服困難,實現(xiàn)一定愿望的一種情感,是成功的保證。美國教育家戴爾·卡耐基在調(diào)查了很多名人的經(jīng)歷后指出:“一個人事業(yè)上成功的因素,其中學識和專業(yè)技術(shù)只占15%,而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要占85%。”

有自信心的人能夠?qū)嵤虑笫堑卦u估自己的知識、能力,能虛心接受他人的正確意見,對自己所從事的事業(yè)充滿信心。

.自信是承受挫折,克服困難的保證。

自信心是一種內(nèi)在的精神力量,它能鼓舞人們?nèi)タ朔щy,不斷進步。高爾基指出:“只有滿懷信心的人,才能在任何地方都把自己沉浸在生活中,并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戰(zhàn)勝逆境最重要的是樹立堅定的信心。自信心可以使人藐視困難,戰(zhàn)勝邪惡,集中全部智慧和精力去迎接各種挑戰(zhàn)。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