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在此迸發(fā)出斑斕色彩,又曲伸爭湍,定是攝影的精彩場面,卻不是魚兒棲息的好地方。魚多麇集于那慢悠悠的逆流中,在那混有泥土的水沫里,泥土是吸引魚兒的主要原因。松樹撒下的花粉是泥土的一部分,但泥土的主要成分還是被瀑布沖刷而死的可食小蟲。
我盱衡周圍。雖說我的滾式拋擲距離剛有3 英尺的長進,還得好好琢磨一下如何彌補其他不足之后才能投竿。不過自覺開頭還不錯,已經(jīng)弄明白大魚出沒于何處以及為什么如此。
接著發(fā)生一件怪事。我看見它了。一條黑脊在泡沫中上下沉浮,我甚至覺得連背鰭上的條條鰭骨都看清楚了,于是對自己說:“上帝,這家伙不可能大到連魚鰭都清晰可見的程度吧?!边^后又補充著自我否定:“那兒泡沫那么多,若不是你先想像那兒有魚,壓根兒就看不見魚?!笨晌矣执_信看到了大魚的黑脊,印象揮之不去,因為就像被意念牽著走的人一樣,我知道自己常常這樣心至而后目隨。
看到那條我心目中以為必定存在的魚,使我繼而琢磨魚在河流中的游向?!暗谝淮螔仈S時,要記住你剛剛看見它時,那是在流水打著漩渦往上游去的逆流一帶,也就是說,魚頭朝向下游,而不是上游,就好比魚在主流中游弋。”
由此我又聯(lián)想到該用何種釣餌的問題,結(jié)果決定用上大餌比較穩(wěn)妥,譬如4 號或6 號餌,倘若真要抓住泡沫里那隆背龐然大物的話。
從魚餌這最前端我又想到投釣作業(yè)的最后端,自問究竟應(yīng)從何處拋線。瀑布處全是嵯峨巨石,我選中最大的一塊,打量著如何爬上去,思忖著爬得越高,拋擲距離會越遠,可馬上又問自己:“如果釣著它了,我站在那么高險的地方,究竟該怎么把它拖上岸呢?”如此看來,還是找塊小一些的巖石,雖說拋擲距離會短一點,可一手提釣竿,一手抓大魚,哧溜滑將下來會容易些。
我其實正逐步接近所有的河邊釣魚人投竿前都應(yīng)當(dāng)回答的問題:“釣到個大家伙,拉上岸以后到底往哪里放呢?”
蠅餌投釣的好處之一是,經(jīng)過一段時間,世間一切不復(fù)存在,惟余投釣的念想。同樣有意思的是,釣魚的念想是由對話來表達的。對話的雙方,一是希望,二是疑慮——要不,多數(shù)就是兩種疑慮對話,一方非壓倒另一方不可。
第一種疑慮沿河岸望去,對我說(我是超乎雙方的第三方):“30 碼之內(nèi)全是巖石,可是別怕,在你一路過去到達第一個河口沙洲前設(shè)法把它弄上岸就是了。”
第二種疑慮說:“到第一個沙洲的距離是40 而非30 碼。這一陣天氣暖和,魚嘴肯定綿軟,你要是往下游方向跟它糾纏40 碼之遙,它肯定有辦法脫鉤逸去。不是辦法的辦法就是,把它拉到附近的一塊巖石上?!?/p>
第一種疑慮又發(fā)言了:“河中有塊大石,你得把魚拖過那兒才能把它弄上岸。不過如果你緊拉釣線,把魚的位置保持在巖石這一邊的話,就可能讓它溜掉?!?/p>
第二種疑慮說:“可是如果你讓魚撲騰到巖石的那一邊,釣線會卡在石頭底下的,那么魚就準溜?!?/p>
這時你才知道想得太多是怎么回事——“可能讓魚溜掉”和“魚就準溜”,你自己跟自己對話了。我也并未就此完全斂思會神,只是思路轉(zhuǎn)換了主題。書里雖不曾說過,可只要是人,都會在拋擲之前略一沉吟,估摸那魚兒會在想什么,縱然一丁點兒的魚腦小得與魚卵一樣,而且當(dāng)你在水下游泳時,你根本想不到魚兒還會思想。即便如此,沒人能夠說服我相信,魚兒只知饑餓和恐懼。我嘗試過只諳饑餓和恐懼的生活,卻還總是難以想像,一條魚長到6 英寸的長度怎么可能除去兩者,其他什么感覺都沒有。事實上,有時我會走得更遠,設(shè)想魚兒也有成熟的思想。投竿之前,我想像著那黑背魚鎮(zhèn)定自若地躺在充滿二氧化碳的水里,周圍全是瀑布激起的流沫水泡。它朝下游方向看著,只見泡沫夾帶著魚食,就像一座流動的自助食堂逆流而來,準備為顧客服務(wù)。在它看來,沾著星星點點魚食的泡沫也許就像一杯蛋奶酒,上面撒滿肉豆蔻。蛋白分離露出隙縫那一刻,它從這兒望出去,看到岸上的我,也許正暗自慶幸不迭:“我真他媽的走運,在這位置釣魚的是這位,而不是他的弟弟。”
我胡亂想著這些,還轉(zhuǎn)了另外一些毫無實際意義的念頭,接著拋出了釣線,而且捕到了這條大魚。
我一直保持著鎮(zhèn)定,直到從魚嘴里取出鉤子那一刻才亂了方寸。魚正躺在被我拉上岸的小塊沙礫地上,周身沾滿沙粒。魚鰓張開,那是在作斷氣之前最后的嘆息。突然,它以頭頂?shù)?,一個猛子直立起來,用尾巴掃我,而且打得沙塵飛揚。慢慢地,我的雙手開始顫抖。盡管我知道發(fā)抖的手一定很不雅觀,可硬是沒法止住抖動。最后,我終于打開漁刀的大刀身,可在刺進魚腦之前,刀身在魚頭上打了幾次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