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發(fā)起遠東運動會

中國奧運先驅(qū)張伯苓 作者:孫海麟


 

作者:孫海麟/主編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為了發(fā)展中國體育事業(yè),傳播奧林匹克精神,張伯苓積極參與和推進亞洲各國體育交流,對亞洲初期奧林匹克運動在發(fā)展做出了貢獻。

1912年,張伯苓與天津基督教青年會干事葛瑞、菲律賓體育協(xié)會主席布朗及日本青年會美籍干事克朗,發(fā)起組織遠東業(yè)余運動協(xié)會和遠東運動會,采用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的成規(guī)指導工作。以“為協(xié)助增進各種競技運動之事業(yè),發(fā)展各種競技運動之組織,并增進運動之興趣,發(fā)揚高尚之精神”為宗旨的遠東運動會,原名為“遠東奧林匹克運動會”,1920年被國際奧委會承認,是世界上第一個與國際奧委會建立關系的區(qū)域性國際體育組織。

1913年2月,在菲律賓的馬尼拉舉行了第一屆遠東運動會。從1913年至1934年間,先后在菲律賓馬尼拉,中國上海,日本東京、大阪等地舉辦了十屆遠東運動會。初為每兩年一屆,1927年后改為每四年一屆。前四屆運動會只有中國、日本、菲律賓三國參加,從第五屆開始,印度、印度尼西亞、越南等也相繼組團加盟。

賽會設有田徑、游泳、足球、籃球、棒球、網(wǎng)球和排球等7個比賽項目。在當時,遠東運動會代表了亞洲競技體育的最高水平,為推進亞洲早期體育運動的發(fā)展曾做出積極的貢獻。1934年,因日本侵略中國,并堅持把偽“滿洲國”拉入遠東運動會,中國宣布退出。之后,遠東體育協(xié)會由于中國的退出而宣告解體,遠東運動會也隨之停辦。

1948年7月倫敦第十四屆奧運會期間,中國體協(xié)和菲律賓體育人士頻繁接觸,醞釀恢復遠東運動會,并提請參加本屆奧運會的亞洲各國探討。國際奧委會委員、印度體育領導人古魯桑迪認為僅僅恢復遠東運動會不足以體現(xiàn)整個亞洲的運動水平和團結(jié)精神,主張創(chuàng)辦一個包括所有亞洲國家參加的洲際運動會——亞洲運動會。為此,他遍訪了來倫敦參加奧運會的亞洲國家體育代表團,邀請中國、韓國、菲律賓等13個國家和地區(qū)的代表召開了有關成立亞洲運動會聯(lián)合會的第一次籌備會議。會議討論通過了印度關于成立亞洲運動會聯(lián)合會的提案,并推舉中國、韓國、印度和菲律賓4國共同起草亞洲運動會有關文件和章程。會上還確定1949年2月在印度新德里舉行第一屆亞洲運動會。后由于印度國內(nèi)的原因,運動會未能如期舉行。

作為遠東運動會發(fā)起人之一的張伯苓,是遠東業(yè)余運動協(xié)會的成員之一,曾先后參加了第二、三、五、八、九屆運動會,分任第二、三、九屆的中國代表團總領隊和第三、五屆運動會的總裁判。在第三屆遠東運動會上,張伯苓會見了大會名譽會長大畏重信和會長嘉納治五郎,并在開幕式上做了大會發(fā)言。從第五屆后,張伯苓看到了中國隊的差距和日本隊的崛起。于是,他對日本體育進行了深入的考察,認識到日本國家和民眾對體育高度重視和普遍投入,是他們?nèi)〉眠M步的根本原因?;貒螅啻伟l(fā)表演講,呼吁國民政府將發(fā)展體育事業(yè)列入日程,呼喚廣大民眾重視體育,廣泛開展體育活動。

1915年5月15日,在上海虹口體育場舉辦了第二屆遠東運動會,這是中國舉辦的第一次正規(guī)國際比賽。盡管開幕式那天,天公不作美,下起了大雨,但虹口體育場前卻還是舊式老爺車擠得水泄不通,人流如織,好不熱鬧。賽后,當年亞洲遠東奧委會秘書長布朗評價說:“在我一生中從未見到過如此熱烈的場面和人們對體育比賽表現(xiàn)出的熱情?!?/p>

在外國人的眼中,短跑實力最強的當屬日本選手,而半英里短跑比賽又有極具奪冠實力的日本名將吉子英的參賽,就更為引人注目。彩民們大多把賭注押在了吉子英身上,賠率高達數(shù)百比一。果然,決賽的發(fā)令槍一響,吉子英就一馬當先地跑在最前頭,日本的啦啦隊不停地歡呼雀躍。就在他們自以為吉子英將要順理成章取得冠軍時,卻忽視了一直緊隨其后的中國運動員郭毓彬。隨著比賽進入最后的沖刺階段,只見郭毓彬步伐的頻率不斷加快,距離吉子英3米、2米、1米……就在這時,中國的啦啦隊一下子活躍起來,他們的吶喊助威聲震耳欲聾,響徹整個賽場。占著天時、地利、人和的優(yōu)勢,帶著幾千萬炎黃子孫的期望,憑著自己多年苦練的本領,郭毓彬的速度越來越快,在沖刺的最后幾米,終于超越了吉子英。在郭毓彬勝利沖過終點的一剎那,虹口公園沸騰了。人們眼中閃著激動的淚花,拼命地鼓掌、歡呼。

此后,郭毓彬一鼓作氣又奪得了1英里比賽的冠軍,大長了中國人的志氣,為中國隊取得徑賽錦標立下了汗馬功勞。在這屆賽會上,郭毓彬一舉成名,成為家喻戶曉的英雄。第一次知道郭毓彬名字的人都在打聽:“郭毓彬是哪的人,他是哪個學校的呀?”后來有報紙報道,郭毓彬是河南項城人,從小喜歡運動,尤其擅長田徑運動,1910年考入天津南開中學后,專攻半英里和1英里賽跑。學校每年舉行運動會時,他都名列前茅。1914年12月從南開中學畢業(yè)后,留校任體育課干事。在學校期間,他每天早晨五點就起床,在校門前操場進行訓練,人送綽號“飛毛腿”。郭毓彬凱旋時,南開中學敬業(yè)樂群會負責人的周恩來手持一面錦旗,帶隊在校園門口迎接,為他召開了慶功大會。此后,南開中學又將郭毓彬大幅照片懸在瑞廷禮堂。

中國參加前六屆遠東運動會,多由全國青年會協(xié)會體育干事柯樂克、麥可樂、葛雷先后主持。中華全國體育協(xié)進會成立后,于1924年8月在南京開會,決定從第七屆起由中國人籌辦。1925年5月,第七屆遠東運動會在菲律賓舉行,從運動員預選到率隊參賽均由中國人獨立主持。此后兩屆遠東運動會即完全由中國人主持辦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