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晉謁張學良平定東北軍
9月18日,東北奉軍首領張學良在蔣介石的拉攏下,一改中立觀望的態(tài)度,宣布擁護蔣介石。12萬東北軍的主力入關,向反蔣聯(lián)軍進攻。奉軍的擁護使得戰(zhàn)勢豁然開朗,西北軍的高級將領梁冠英、萬殿尊、呂秀文等人見到雙方實力出現懸殊,也都紛紛投靠蔣介石一邊。其他雜牌軍更是迅速易幟,轉而向反蔣聯(lián)軍開火。看到這種情況,反蔣陣線中石友三率先投奔張學良,晉軍也背著閻錫山各找門路,向蔣介石示好。反蔣聯(lián)軍分崩離析,終于在蔣介石的內外夾擊下徹底失敗。中原大戰(zhàn)爆發(fā)七個月之后,11月初,閻錫山、馮玉祥宣告失敗,通電下野,桂系退回廣西,中原大戰(zhàn)結束。
東北易幟,結束了新老軍閥混戰(zhàn)的局面,促成了國家的和平統(tǒng)一,維護了國家領土主權的完整,沉重地打擊了日本帝國主義企圖分裂東北的野心。當然,通過和平易幟,張學良保住了東北集團的地盤和軍隊,達到了分治合作的目的,并增強了他的權力基礎。
大戰(zhàn)結束后,張學良進駐平津,收編晉軍,主持華北地區(qū)的政事,權重一時。蔣介石為了進一步拉攏張學良,也為了掌握新奉軍內部的情況和思想動態(tài),特命戴笠作為自己的代表赴北平晉謁張學良。
這個任務對于戴笠來說簡直是一樁大肥差。當他在槍林彈雨中出生入死了這些年之后,終于開始能夠以比較榮耀的身份和地位開始正式的外交活動了,這也意味著他的工作能力和成就都已經得到了蔣介石全面的認可。
帶著興奮和驕傲的心情,戴笠踏上了拜謁張學良之旅。盡管這次行動非常容易完成,戴笠依然不敢懈怠,認真花費心思做了研究。因為自1928年6月,原奉軍指揮官張作霖被日本帝國主義在沈陽皇姑屯車站炸死之后,張學良子承父業(yè),被東三省議會推選為東三省保安總司令,可以說是有實權在手,并不需要依附其他派別。但是他卻選擇了擁護蔣介石。并且中原大戰(zhàn)正是因為他的擁護,才使蔣介石迅速奠定了勝局。對于他,蔣介石可以說是又感激,又猜忌。他擔心新奉軍此行另有目的,說不定是先假意歸順,幫蔣介石平定軍閥割據的混亂局面,再企圖從蔣手中分一杯羹去,坐享漁翁之利。因此蔣介石要派戴笠去而不是僅派一個普通的外交人員,就說明了蔣介石在正式會面的禮節(jié)中,還暗藏有刺探、搜集情報等不可告人的企圖。而戴笠正是他實施陰謀最好的助手。
戴笠到了東北之后,并沒有直接去見張學良,而是先從他的部下和親友中進行活動。
戴笠選擇接近的對象是張學良警衛(wèi)旅的團長吳泰勛。吳泰勛年僅十九歲,但是戴笠通過調查,知道他的父親是前黑龍江的督軍吳俊升,1928年的時候和張作霖一起被日軍炸死在皇姑屯。張學良和吳泰勛同病相憐,于是和他拜了把兄弟,關系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