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什么是積極主動?

做最好的自己 作者:李開復


積極主動(Pro-active)這個詞最早是由著名心理學家維克托·弗蘭克推介給大眾的。弗蘭克本人就是一個積極主動、永不向困難低頭的典型。

你總是有最后的選擇

弗蘭克原本是一位受弗洛伊德心理學派影響頗深的決定論心理學家,但在納粹集中營里經(jīng)歷了一段凄慘的歲月后,他開創(chuàng)出了獨具一格的心理學流派。

弗蘭克的父母、妻子、兄弟都死于納粹魔掌,而他本人則在納粹集中營里受到嚴刑拷打。有一天,他赤身獨處于囚室之中,突然有了一種全新的感受——也許,正是集中營里的惡劣環(huán)境讓他猛然警醒:“即使是在極端惡劣的環(huán)境里,人們也會擁有一種最后的自由,那就是選擇自己的態(tài)度的自由?!?/p>

弗蘭克的意思是說,一個人即使是在極端痛苦、無助的時候,依然可以自行決定他的人生態(tài)度。在最為艱苦的歲月里,弗蘭克選擇了積極向上的態(tài)度。他沒有悲觀絕望,反而在腦海中設想,自己獲釋以后該如何站在講臺上,把這一段痛苦的經(jīng)歷講給自己的學生聽。

憑著這種積極、樂觀的思維方式,弗蘭克在獄中不斷磨練自己的意志,讓自己的心靈超越了牢籠的禁錮,在自由的天地里任意馳騁。

弗蘭克在獄中發(fā)現(xiàn)的思維準則,正是每一個追求成功的人應具有的人生態(tài)度——積極主動。

消極被動的人和積極主動的人在很多方面都存在巨大差異(表 0-1):

表 0-1 消極被動 vs. 積極主動

消極被動的人 積極主動的人

自己和環(huán)境 自己受環(huán)境的左右 自己有選擇的權利

人和事 事情主導人 人可以主導或推動事情的進展

遇到問題時 尋求幫助 獨立思考

環(huán)境不好時 怨天尤人 積極進取

常說的話 只有你可以告訴我該怎么做。我必須服從環(huán)境的安排。誰可以告訴我該選什么專業(yè)?怎么都沒有人注意到我?我總是沒時間做某事。只有你可以告訴我該怎么做。我父母都有糖尿病,我也一定會得。 一切靠自己,我可以做得更好。我有選擇的權利。我要制定一個計劃,以選擇最適合我的專業(yè)。我要去學習如何引起人們的重視。我該放棄哪些不重要的事,才能做最重要的事?只有我自己才有權利和責任決定我該怎么做。雖然父母有糖尿病,但只要注意鍛煉,注意飲食,就能降低得病的幾率。

消極被動(Reactive)的人總是在等待命運安排或貴人相助。對一件事情,他們總認為是事情找上他們,而自己無法主導或推動事情的進展。

積極主動(Pro-active)的人對自己總是有一份責任感,認為命運操縱在自己的手里,自己可以主導事情的發(fā)生和發(fā)展。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