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大壩鎖江(4)

水源地 作者:林建華


《中共鄖陽 十堰簡史》記載:

在支援丹江口水庫建設中,西六縣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水庫所在地的均縣,從工程開工到漢江主河道截流,共無償提供商品糧50000萬斤,木材50萬立方米。鄖縣從開工到1959年9月一年時間里,共調運木材980萬立方米,黃荊條266150斤,抬杠136737根,青毛竹220210斤,龍須草128萬斤,苞茅10萬斤,繩子279000斤,木炭32700斤,糧食3026萬斤,食用油9萬斤,棉花1800斤。

數字說明不了問題,要想認識和了解這些數字的真實內涵,一定要走到這些數字的背后,看一看提供這些糧食、物資的人。鄖陽地區(qū)的西六縣地處秦巴深山,這里窮鄉(xiāng)僻壤,生產力低下,除了漢江邊有限的河套地外,絕大部分生活在大山里的百姓,耕種的都是瘠薄的山地,這些土地的年收成還不及河套地的一半,這里的老百姓生活離溫飽尚還有很遠的距離。很多深山區(qū)的百姓,家里徒有四壁,一家人只有一兩套破舊的衣服,誰出門誰穿,一家人只有一床被子,一到冬天,全家人擠在一起,靠身體的溫度和火塘里不息的灶火過冬。他們的孩子一年四季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吃一餐飽飯。山區(qū)的主要糧食作物是小麥、玉米、土豆、紅薯,其中60%以上是玉米和土豆。山區(qū)溫度低,日照時間有限,玉米成熟期晚,到了晚秋,玉米還含漿,天氣就一天一天涼下來,此時的玉米還沒熟就要收下來。沒熟的玉米無法保存,只有將這些含漿的玉米打碎磨成玉米漿存放到缸里,一家人就靠這些玉米漿和存放在地窖里的土豆、紅薯摻和吃到第二年。自秋至冬,缸里的玉米漿很快發(fā)酵變酸,剛開始還能忍受,到第二年青黃不接的時候,玉米漿已是酸得無法進口,這樣的食物對胃損傷很大。但再酸,百姓們也要吃到第二年麥收。丹江口工地十幾萬民工的糧食就是從這些食不果腹衣不蔽體的百姓手里籌集到的,對這些已經一貧如洗的百姓來說,面對征購任務,除了再進一步節(jié)衣縮食外還有什么辦法呢?陳毅曾經說,淮海戰(zhàn)役的勝利是解放區(qū)20萬民工用小車推出來的。丹江口水庫十幾萬民工的糧食,是庫區(qū)沿縣幾百萬百姓扎著脖子省出來的。

到了1960年,“大躍進”的惡果顯現(xiàn),全國性的糧食緊張,各縣能搜集到的糧食也越來越少,質量越來越差,苞谷糝和紅薯干都難以保證,蠶豆、豌豆等雜糧也成了主食,油、肉、蛋更是想都不敢想的奢侈品。十幾萬民工每天要干十多個小時的體力活,吃不飽肚子怎么辦?各民兵師抽出專人,找到一些空地,開荒種上紅薯、蘿卜、大白菜,靠“瓜菜帶”來緩解肚子里的饑餓感。當時工地流傳著一句笑話:“生活好,生活好,天天雞蛋炒干飯,腰花、肉片、清湯飽。”“雞蛋炒干飯”是指飯里一半大米一半玉米,“腰花”是指水煮蠶豆,“肉片”是指紅薯干。這也是以苦為樂的自嘲。

除了吃外,民工們住的環(huán)境也簡陋到了極點。他們住的房子全是自己動手搭建的油氈棚和茅草棚,這種房子四周一圈薄薄的蘆席,房頂上用茅草一鋪,蘆席墻上沒有窗戶,兩頭搭的草簾就是門。油氈棚里是沒有床的,民工們自己帶來的稻草往地上一鋪就是床,家境好的上面鋪一床單子,家境差的一床被子一裹,連墊帶蓋全有了,幾十個人一溜大通鋪。這種房子冬天不保暖,夏天不隔熱,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外面雨住了,屋里還在滴滴答答下個不停。鋪在地下的稻草剛開始還柔軟有彈性,沒多久睡在上面就和睡在地上沒兩樣。每到冬天北風呼嘯,大雪紛飛,大伙冷得擠成一團,常常是早上醒來,頭發(fā)上凍成冰疙瘩。在這種工區(qū)帳篷里,還有照明、用水、上廁所等說不清的困難與不方便。婦女的困難就更大了。

除了生活上的困難外,民工們住的工棚存在巨大的安全隱患。油氈茅草棚本來就易燃,幾十上百座一蓋一大片,幾百上千人住在一起。工地上又沒有電,除了指揮部有一臺30瓦的柴油發(fā)電機外,民工們晚上照明全靠蠟燭和煤油燈,在油氈茅草棚里用明火照明極不安全。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