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的傳統(tǒng)社會,不必諱言的是,生在像我這樣的家庭是很令同一代時代的人羨慕的。我出生在解放初,當從有記憶的時候起,便是在一種特殊的環(huán)境中生活。我父親陳士榘是20年代參加革命的,秋收起義、井岡山、二萬五千里長征、抗日戰(zhàn)爭、百萬雄獅過大江.......這讓一代中國人肅然起敬、充滿著史詩般傳奇色彩的事件,父親都參加了,而且干得有聲有色。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這些中華民族歷史上最有光彩的人物,也都對父親的工作做出過很好的評價。不管我承認不承認,也不管我是否意識到,我的一家在一段時間內(nèi)生活在“上流社會”。對于父親的業(yè)績,我們是愛戴甚至是崇拜的,父親同許多出生入死的老革命一樣,為了民族的獨立和昌盛,忘我而英勇地付出了畢生的精力。尤其父親指揮戰(zhàn)爭的才華很受同輩戰(zhàn)友的贊賞。
但是,作為子女,我們又特別看重他在家庭中的位置,我們特別惋惜父親沒有處理好同母親的關(guān)系,也使我們子女在很長時間內(nèi)生活在他們“冷戰(zhàn)”陰云中。他們在晚年離異,后來幾乎不再來往,只是1995年父親去世,母親懷著復(fù)雜的感情趕到八寶山與他的遺體告別。見到叱詫風(fēng)云的父親僵硬地躺在那里,回首曾經(jīng)與父親度過的艱難與幸福的歲月,不禁淚如雨下,多少年的恩怨在此刻才突然消逝了。人走上黃泉路,生者對死者也格外寬容。
作為子女,沒有資格也無法準確地評價他們的關(guān)系,但子女卻可以如實地回憶,給后來人一點啟示,也使人們更全面地了解這位開國上將的不凡與局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