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葉劍英的非常之路 第七篇(16)

葉劍英的非常之路 作者:范碩


他們幾個依靠江青的特殊身份,經(jīng)常在會上耍無賴,蠻橫不講理,采用黨內(nèi)斗爭的正常途徑來解決他們的問題,是無濟于事的,只有我們先下手,采取果斷措施,才能防止意外。

葉劍英聽了,很高興,讓楊成武轉(zhuǎn)告聶帥:告訴老總,請他放心。

他跟我想到一起了,有事隨時通報商量。

他還詼諧地說:狡兔三窟喲,我要立刻搬家。

你告訴老總,也要注意安全。

八、“密探”跟蹤,“西山不可以久留”

“四人幫”已經(jīng)察覺葉劍英的行動,派王洪文充當“密探”,跟進西山,靠近葉劍英住地住下,加強監(jiān)視。

葉劍英察覺其來意,表現(xiàn)非常鎮(zhèn)靜,悠閑自在,“游山玩水”,故意“示人以緩”。

有一天晚間,伴著落日余暉,葉劍英同身邊的同志在山間涼亭一帶散步,忽然問起常走的一段山路叫什么名字?大家答不出,他就說:叫好漢坡吧!走了一段路,又問常去的那個亭子叫什么名字?他給命名:叫“風雨亭”吧。

隨員們惑然:現(xiàn)在也沒有刮風下雨啊!很快會有的。

山雨欲來風滿樓。

其實,葉劍英命名“好漢坡”、“風雨亭”的寓意是很明顯的。

反“四人幫”需要做“英雄好漢”,需要經(jīng)得起風風雨雨的考驗,同舟共濟。

有一天散步,葉劍英又突然宣布“風雨亭”改稱“放鶴亭”,在亭子上反復吟誦一首歌:鶴飛去兮,西山之缺,高翔而下覽兮,擇所適。

翻然斂翼,宛將集兮,忽何所見,嬌然而復擊。

獨終日于澗谷之間兮,啄蒼苔而履白石。

鶴歸來兮,東山之陰,其下有人兮,黃冠草履,葛衣而鼓琴。

躬耕而食兮,其余以飽汝,歸來歸來兮,西山不可以久留。

這是誰的詩?是什么意思呢?葉劍英告訴隨員們說,這是大文豪蘇東坡《放鶴亭記》中寫的山人“放鶴招鶴歌”,并且一句一句地解釋。

他介紹說:“放鶴亭”本來有兩個,一個在徐州云龍山,為張?zhí)祗K(自號云龍山人)所建。

另一個放鶴亭在西湖孤山北麓,那里很有一段典故的。

北宋詩人林甫曾隱居西湖孤山,性喜賞梅放鶴,終身不仕,也不婚娶,時人稱為“梅妻鶴子”。

蘇東坡文中指的是前一個。

但是,他沒有告訴大家,自己反復吟誦“放鶴招鶴歌”,意在“擇所適”。

他發(fā)現(xiàn)西山有“坐探”王洪文在,所以感到“西山不可以久留”。

過了幾天,他果然“擇所適”,從容不迫地轉(zhuǎn)移到玉泉山。

時值秋高氣爽,玉泉山云霧繚繞,清波蕩漾,群鳥高唱,景色十分迷人。

但是葉劍英此時此刻已無意留連于山水美景之間,他在周恩來曾經(jīng)住過的9號樓,集中思考捉妖大計。

王洪文發(fā)覺后,就質(zhì)問汪東興:為什么讓葉劍英搬到那里去了?汪東興告訴他,周恩來生前交待過,劍英同志可以住那棟房子。

王洪文無可奈何。

葉劍英住進9號樓,表面上沉靜如常,游山釣水,吟詩作賦。

“眼前近似無聊賴”。

他寫著這樣詩句,可“人閑心不閑”。

他行蹤不定,頻繁地往來于西山、玉泉山、軍科院2號樓、城里小翔鳳之間,利用各種條件和時機,繼續(xù)相約一些老同志個別密商。

有時一日之內(nèi)要接談幾次。

一天,在后海小翔鳳,鄧穎超剛要走,陳云即來到。

葉劍英事先派侄兒選基接來這位老革命家,非常高興,首先給他看了毛澤東生前關于解決“四人幫”的談話記錄,然后就如何根據(jù)主席遺愿,解決“四人幫”問題,征求陳云的意見。

陳云說,這場斗爭不可避免,同意劍英盡快想辦法解決。

兩人密談,交換看法,完全一致……葉劍英還幾次接見軍事科學院政委粟裕、院長宋時輪,了解外界情況,磋商機宜,要他們加強戒備,注意掌握部隊和各方面的動向,防止意外事件的發(fā)生。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