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節(jié) 大國之路的頓挫與再出發(fā)(4)

大國復興之路 作者:張小勁


昭和天皇走下神壇

2006年,日本右翼勢力推動首相參拜靖國神社的叫囂此起彼伏,國民中支持參拜者迅速增加,和平民眾為之憂心忡忡。然而,就在此時,日本大報《每日新聞》突然報道天皇當年停止參拜靖國神社的原因在于不滿合祭甲級戰(zhàn)犯。消息一經披露,鼓吹參拜者頓時失卻底氣,國民反對參拜者大幅度增加。日本天皇在日本國家政治中的影響力由此可見一斑。

在日本近代明治維新和國家崛起中,天皇都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到19世紀前葉,日本幕府權威已相當虛弱,地方軍閥勢力崛起,其實也存在像辛亥革命后的中國那樣,因失去權力中心而四分五裂、內戰(zhàn)不休的可能性。但是,在歷史的關鍵時刻,長期處于日本政治邊緣、只能吟詩作畫的天皇,卻被維新勢力打著“王政復古”的旗幟推上權力中樞,扮演起最高領袖的角色,并以神格化的精神權威掌握了國家權力,迅速填補了幕府權力萎縮導致的空白,成為日本面向近代化重構國家的核心。

近代日本天皇在精神上的絕對權威地位主要基于其傳統(tǒng)宗教——神道教。神道教起初沒有正式的名稱。到公元5至8世紀,佛教經韓國傳入日本,一些日本人為了與“佛法”一詞分庭抗禮,創(chuàng)造了“神道”一詞。在明治維新之前,日本神道教存在多種流派,敬仰的神明眾多,不存在統(tǒng)一、上下關系明確的神道體系。但是,在天皇親政的歷史時期,神道教也成為佐證天皇正統(tǒng)性的政治工具。分別成書于公元712、721年的《古事記》、《日本書紀》都強調天皇是天照大神萬世一系之神裔。不過,當日本進入幕府統(tǒng)治后,國家的實際主宰者幕府將軍多信奉佛教,神道并未能在日本政治生活中占據(jù)正統(tǒng),以至于到德川幕府時期地位還不如佛教。

到幕府末年,面對歐美列強的入侵,支持天皇親政的日本“尊王攘夷”論者,把復古神道作為政治斗爭的精神法寶。1868年,明治政府建立伊始就發(fā)布“神佛判然令”,要求去除神社內部的佛教要素,結果日本全國掀起了廢佛毀釋運動。翌年明治政府設立神宮,使神道教正式成為國家祭祀宗教。明治政府把神道教作為天皇權力的精神源泉,以皇室祭祀的伊勢神宮為頂點,把全國神道組織納入國家體制,使之國教化。原本多樣化的日本民間神道教信仰,也因此受到抑制——除皇室倡導的流派外,其他神社和神道信仰均被限制或禁止發(fā)展。在國教化的神道體系內,天皇擁有絕對的宗教權威。同時,明治天皇親政后,順應維新勢力的政治要求,頒布了一系列國家近代化方針。明治政府的國內改革和對外擴張因此取得了一系列成功。這些成功無疑又強化了天皇在國家現(xiàn)實政治中的統(tǒng)治地位。于是,絕對的精神權威又通過《大日本帝國憲法》擴展到現(xiàn)實政治中,使日本天皇作為“現(xiàn)人神”擁有在日本民族精神、物質兩個領域的絕對統(tǒng)治權。

天皇的神格化及在近代國家機器中地位的絕對化嚴重制約了日本的發(fā)展和進步。從對外戰(zhàn)略的角度看,日本軍國主義眼中只有天皇敕諭,沒有道義良心,不斷犯下侵略戰(zhàn)爭暴行?!吧窀窕钡奶旎氏虺缧派竦澜痰膰耧@示出巨大的精神號召力,使得近代日本社會不斷出現(xiàn)“祈戰(zhàn)死”、“靖國神社見”等瘋狂嗜武的好戰(zhàn)圖景。在效忠天皇的旗幟下,日本軍隊變成了無視國際道義和人類良知的戰(zhàn)爭機器,在對外侵略的道路上越走越遠,最終演變成意欲鯨吞世界的大東亞戰(zhàn)爭。從內政角度看,天皇的神格化及在近代國家機器中地位的絕對化,嚴重制約了日本的民主進步。尤其是在進入昭和時期以后,日本軍部利用天皇的無上權威,遏制了大正時代出現(xiàn)的民主化運動,建立了法西斯統(tǒng)治,形成舉國一致的極端國家主義政治體制。在這種體制下,一方面日本的對外侵略戰(zhàn)爭凱歌高奏,一方面國內下層民眾不但生活凄苦,而且要獻子獻夫支持對外用兵。

日本投降后,蘇聯(lián)、英國、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國都將裕仁列為日本頭號戰(zhàn)犯。英國首相艾德禮、蘇聯(lián)統(tǒng)帥斯大林分別致電麥克阿瑟,要求嚴懲戰(zhàn)爭罪犯裕仁天皇,建議經公審后絞死。而在1945年夏,戰(zhàn)爭尚未結束時,美國蓋洛普民意測驗表明,有33%的人主張對天皇“處刑”,只有4%的人認為天皇無罪。但是,隨著日本的投降和占領工作的展開,美國主導的“占領當局越來越強烈地意識到,保存天皇制對于占領管理是現(xiàn)實的需要。……如果廢除天皇制,將出現(xiàn)難以收拾的局面?!雹偃欢?,如果對此前的天皇絕對精神權威不加限制,日本就難以擺脫神權政治,難以從根本上推翻近代《大日本帝國憲法》下的軍國主義憲政體制,也難以實現(xiàn)美國希望的改革目標。在這種情況下,美國占領當局治下的民間情報教育局就提出天皇自動放棄“神格”的要求。而此時日本當局在與占領軍的交涉中也以保全“國體(天皇)”為首要目標。兩相折沖的結果,昭和天皇于1946年元旦發(fā)表了《人間宣言》。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