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7日,朱德在茂芝召開了起義軍全體軍官會議,研究下一步該怎么走。
大家都表示支持朱德來領(lǐng)導部隊。
經(jīng)過熱烈討論后,決定積極同上級黨組織取得聯(lián)系,避開敵人主攻方向,從東北方向迂回穿插到閩贛邊界;加強政治工作,穩(wěn)定軍心,防止叛變行為發(fā)生。
最后,一致通過了朱德提出的“隱蔽北上,穿山西進,直奔湘南”的決策,去敵人力量薄弱群眾基礎(chǔ)較好的湘、贛邊界找“落腳點”,開展游擊戰(zhàn)。
會后,起義軍進行了整編,七十三團編為第一營,七十四團編為第二營,九軍教育團編為第三營,共2000人。
10月7日下午,朱德帶著起義軍離開饒平,經(jīng)麒麟嶺,從九峰經(jīng)平和、永定、上杭,18日到達閩贛交界處的武平。
這時,敵人已發(fā)現(xiàn)起義軍余部向西轉(zhuǎn)移的動向,錢大鈞派出1個師尾追不放。
為了擺脫敵人的追擊,朱德覺得應(yīng)給予敵人以還擊,他的意見得到了陳毅、王爾琢等的支持。
于是,起義軍在武平附近選擇有利地形設(shè)伏,擊退錢大鈞部的兩個團的進攻。
后來,又消滅了敵鐘紹奎的1個營,進入了武平以西武夷山的南端。
這時,起義軍只剩下1500多人,處境也更加困難,悲觀和動搖的情緒在部隊中蔓延著,行軍路上遇到岔道口,便有人不辭而別。
有那么幾個還是黃埔軍校出身的連長,私下找到陳毅,表示要離開部隊去另尋出路,并勸說陳毅同他們一起走。
陳毅嚴詞拒絕,并表示一定跟著朱德干到底。
這天,起義軍來到石徑嶺。
石徑嶺,位于武夷山的最南端,峭壁懸崖,如同斧砍刀削一般。
在壁立的兩山之間,有一條石徑山路,彎彎曲曲盤亙其中,最狹窄的隘口,山勢更加陡峭,道路也更加險峻,大有“一夫當關(guān),萬人莫開”之勢。
隘口,早被民團占據(jù),修筑了明碉暗堡。
聽說起義軍有從石徑嶺翻過武夷山去江西的跡象,民團便加強了防守,增加崗哨,日夜巡邏。
起義軍風風火火趕到隘口時,遭到敵人的頑強阻擊。
敵人居高臨下,在大樹林蔭的庇護下,隱蔽在石縫草叢之中,只聽見槍響不見人影。
起義軍幾次沖殺,傷亡很大。
西進的道路完全被阻斷。
就在大家一籌莫展之際,朱德來到前衛(wèi)部隊。
他問明情況后,對前衛(wèi)部隊的指揮員說:“敵人設(shè)防堅固的隘口,不宜強攻。
這自古就是兵家之禁忌。
《孫子兵法》中有一計,叫做‘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我們?yōu)槭裁床徊扇∮鼗氐箵舻拇蚍?,去奪取勝利?”前衛(wèi)部隊的指揮員聽了朱德的這一番話后,頻頻點頭,但舉目四望,全都是懸崖峭壁,又有些為難了。
朱德一面命令部隊立即散開隱蔽,一面向身邊的幾個干部交待了任務(wù),要他們將正面部隊改強攻為佯攻,用以迷惑敵人,吸引火力。
然后,他帶著幾個參謀和警衛(wèi)員,隱沒在路邊的林莽之中。
朱德穿過密林草叢,登懸崖,攀峭壁,健步如飛,參謀和警衛(wèi)員都攆不上他。
登上隘口的頂峰,民團的碉堡、塹壕都暴露在他的腳下,清楚可見,一覽無余。
他一聲令下:“打!”
參謀、警衛(wèi)員都一齊開槍射擊,手榴彈在敵人頭上開了花。
突如其來的襲擊,一下打得敵人暈頭轉(zhuǎn)向,驚恐萬狀,紛紛逃命去了。
正在佯攻的前衛(wèi)部隊知道朱德偷襲成功,便殺向隘口。
朱德用他的勇敢和智慧,指揮著部隊殺出了一條生路。
當起義軍懷著勝利的喜悅通過石徑嶺隘口時,看見朱德威武地站在峭壁上,手里握著他那把心愛的駁殼槍,指揮著后續(xù)部隊通過隘口。
他不斷地向部隊招手致意。
起義軍的軍官和士兵在石徑嶺戰(zhàn)斗中,親眼目睹了朱軍長攀登懸崖峭壁的勃勃英姿,看到了他那身先士卒的大智大勇,也領(lǐng)略了他那運用自如的指揮藝術(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