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起義成功了,但前進的道路上仍有千難萬險,考驗著每一個革命者的忠誠。
起義軍按原定計劃撤出南昌,南下東江,打算重建革命根據(jù)地,再次北伐。
浩浩蕩蕩的起義大軍分三個梯隊翻越過閩贛邊境的武夷山,向汀州開進。
第一梯隊由葉挺、賀龍率主力部隊開路;第二梯隊由譚平山帶著革命委員會機關(guān)跟進;第三梯隊由李立三負(fù)責(zé)收容傷員,最后由周士第的第二十五師做后衛(wèi)。
整個是一條長長的行軍縱隊。
前敵委員會在汀州時,對奪取廣東東江的計劃,又進行了詳細(xì)討論,當(dāng)時有兩種意見。
周恩來、葉挺提出,主力應(yīng)由三河壩經(jīng)松口取梅縣,再經(jīng)興寧、五華取惠州,另以一小部分兵力取潮汕,這樣可以迅速控制粵東,避免遭到敵人集中優(yōu)勢兵力圍殲的可能;另一種意見主張留一部分兵力于三河壩監(jiān)視梅縣之?dāng)?,以主力取潮汕,再?jīng)興寧、五華取惠州。
這種意見得到共產(chǎn)國際軍事顧問的支持,多數(shù)同志也渴望早日攻占潮汕,既能得到休息,又能在沿海口岸得到國際的援助。
所以,會上通過了后一種意見。
這就形成了三河壩分兵的決策,使原來兵力已日益不足的起義軍力量更加分散。
周恩來、賀龍、葉挺、劉伯承等率領(lǐng)第二十軍和第十一軍第二十四師,從處在粵閩邊境的大埔乘船,由韓江順流而下,直向潮汕進發(fā);朱德率領(lǐng)第十一軍第二十五師和第九軍的教育團,共約4000人留守三河壩,以防敵軍從梅縣抄襲主力部隊進軍潮汕的后路。
三河壩,位于廣東大埔縣的南面,中心點匯城是個三江口。
北面飛流直下的汀江和從西南方向奔騰而來的梅江,在這里匯合后洶涌澎湃,向南泄入水深流急的韓江,最后在澄海流入南海。
從這里,溯江而上可通閩、贛,順流而下直達潮汕。
同三江匯合點對應(yīng)的筆枝尾山,形同魚尾,山勢險峻,群峰疊嶂,松林茂密,可攻可守,大有一山鎮(zhèn)三江之勢,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
大部隊過江之后,直取潮汕。
朱德和周士第率第二十五師留守在三河壩,臨視梅縣等地之?dāng)?,以保證主力部隊奪取潮汕。
第二十五師是以葉挺獨立團為基干擴編而成的,無論部隊的戰(zhàn)斗力,還是黨的力量,在南昌起義軍中都屬最強。
所以,把堅守三河壩,抗擊錢大鈞部的任務(wù)交給了他們。
10月1日,朱德帶著周士第和黨代表李碩勛,察看了三河壩一帶的地形,把部隊全部部署在三河壩對岸東文部、筆枝尾山、龍虎坑一帶,只在觀音閣留下一個3人的觀察哨。
同時,將江西岸的各種大小船只,全部撤到東岸,只留下一只小船作渡船。
第二十五師的師部設(shè)在田氏宗祠內(nèi)。
部隊進入陣地后,情緒十分高昂,連夜挖戰(zhàn)壕,筑工事,準(zhǔn)備迎擊敵人的進攻。
第二天的午后,在江岸邊的竹林旁,朱德召集全師的軍官講話。
第二十五師的許多軍官都是曉得朱德的威名,但未見過本人,在他們想像中的朱軍長,一定也是一身將校呢,戴著白手套,拎著一根細(xì)馬鞭,登著一雙烏黑馬靴的堂堂男子,有的還猜想一定留著兩撇八字胡須,戴著金絲邊的眼鏡。
當(dāng)師長周士第向大家介紹朱軍長時,大家看到的朱德和起義軍的普通士兵一樣。
他戴著一頂軍帽,身后背著一頂小斗笠,灰藍色的軍服上衣,穿著一條短褲,打著綁帶,腳上是一雙草鞋。
給人的印象再普通不過了,完全是一個老兵的裝束,所不同的就是他身上掛著一支德國造二十響的駁殼槍,那是南昌起義的紀(jì)念品,至今還保存在軍事博物館里。
從他那溫厚和樸實的面孔上,怎么也找不到他是從槍林彈雨中沖殺出來的軍長的影子。
“同志們,你們個個都是頂天立地的男子漢,你們二十五師有著葉挺獨立團的光榮傳統(tǒ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