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6年12月1日(農(nóng)歷丙戌年冬月初六),在寒風刺骨的大雪天里,在四川儀隴縣馬鞍場李家(今丁家)一戶佃農(nóng)家的灶臺旁,一個幼小的生命“哇!哇!”
落地,來到貧苦的佃農(nóng)家里。
他,就是朱德,就是后來舉世聞名的中國紅軍之父、中華人民共和國十大元帥之首。
朱德祖籍廣東韶關,客家人。
“湖廣填四川”時移民到四川。
早在明末清初時,由于連年戰(zhàn)亂,瘟疫流行,四川遇到百年不遇的天災人禍,百姓大量死亡,赤地千里,田園荒蕪。
封建王朝為了鞏固其統(tǒng)治,便從湖北、湖南、廣東、江西等地大量移民。
到了清康熙年間,移民數(shù)量大增,前后持續(xù)有百年之久。
當時,從湖廣道管轄的湖北、湖南、廣東一帶移居四川的人為最多。
所以,就有了“湖廣填四川”一說。
朱家入川的第一代人是朱仕耀。
他攜兒帶女,千里跋涉,一路艱辛來到四川。
先后在廣安、營山一帶以經(jīng)營小本生意維持生計。
到了第三代朱文先時,才在營山落了戶。
乾隆末年,朱文先帶著四個兒子朱自成等從營山遷到儀隴縣的馬鞍場,開荒種地,養(yǎng)家糊口。
傳到朱德這一輩人,已是第八代了。
朱德的家譜按照中國的傳統(tǒng)習慣以二十八字的韻文:“發(fā)福萬海從四克,有尚成文化朝邦。
世代書香慶永錫,始蒙技術耀前章”排列,朱德的曾祖父是“朝”字輩的,叫朱朝星。
祖父是“邦”字輩的,叫朱邦俊,排行老三。
大祖父朱邦楷,二祖父朱邦舉,四祖父朱邦興,五祖父朱邦久。
父親是“世”字輩的,叫朱世林。
他家祖祖輩輩都是憨厚、樸實、勤勞的農(nóng)民。
在朱德父親朱世林的墓碑上明文記載著:“籍起粵東,分支蜀北,自先世文先公移居茲土,世業(yè)為農(nóng)”。
朱德出生后,論朱氏家譜,朱德是“代”字輩的,所以正式取名為“代珍”,入私塾時,先生為他取字“玉階”;參加縣的科考時,改名“朱建德”;后來,報考云南講武堂時,才改為“朱德”。
朱德的伯父朱世連,是朱德的養(yǎng)父。
他為人忠厚老實,治家嚴謹,精明能干,識字雖然不多,但持家有方。
他的眼光遠大,所以竭盡全力支持朱德讀書上學。
平時,他常常為朱德的祖母出謀劃策,安排全家大小十多口人的生計。
伯父給朱德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對他一生成長道路的選擇起著極重要的作用。
朱德的伯母劉氏,是位善于操持家務的農(nóng)村婦女,她和伯父恩恩愛愛、和睦相處,從不吵嘴打架。
他倆沒生兒女,朱德一生下來就招他們喜歡,兩歲時由長輩們作主,過繼給他們撫養(yǎng)。
從此,他們待朱德如同親生骨肉,十分疼愛。
朱德的祖父朱邦俊,在世94年。
朱德在《回憶我的母親》一文中寫道:“我的祖父是一個中國標本式的農(nóng)民,到八九十歲還非耕田不可,不耕田就會害病,直到臨死前不久還在地里勞動。”
朱邦俊上一輩還有祖業(yè)田30挑(五挑合一畝),但到了他這一代,兄弟四人,全家20多口,僅這一點土地已無法養(yǎng)家糊口。
到了1882年,他便把七挑多土地和三間茅草房典了300吊錢,租下琳瑯山下李家地主人稱“丁閻王”的80挑田地耕種。
從那以后,朱家便淪為苦難深重的佃農(nóng)了。
在朱家享有統(tǒng)領權的,不是朱德的祖父,而是祖母潘氏。
她十分勤勞肯干,善于操持家務,有組織指揮才能,又有經(jīng)濟頭腦,在全家中威信很高,男女老少都聽她的話。
她突破了封建社會里男尊女卑的舊習俗,掌管著全家生產(chǎn)和生活上的大事小事,實際上是全家的主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