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 以開放(open)代替沉溺(obsessed)
沉溺自苦,無法自拔,往往因為只看過去,永遠都在悔不當初,只膠著在失去,難免終日喪志。試想一個開車的人不往前看,只執(zhí)意用后視鏡是多么危險的行為!身后美景已是過眼煙云,前窗開放的是未來的新可能。
開放心胸才能止痛。開放三帖:
1、找回愛自己的力量:每天列出三件欣賞自己的地方,比如“仍維持生活的常軌”、“理性的溝通能力”、“可以微笑”、“愿意自省”等。
2、保持與外界連結:跟別人分享經(jīng)驗,聽演講、讀書,了解別人的復原歷程,參加社團等休閑活動,都可以找到不同的應對方式。
3、對美的事物開放,洗滌心靈:大自然、音樂、詩詞,都是療傷良藥。以先人為師“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云彩”,愛的路上,瀟灑走一回。
V以得勝(victory)代替受害(victim)
失戀者常以受害者自居,有時以受苦做自我懲罰,有時以苦肉計懲罰對方,或企圖挽回,其實失戀并非真正的問題,我們?nèi)绾蚊鎸突貞俚木置娌攀强简?,有些人成了受害上癮,自艾自憐,開口閉口都是別人負他,搞悲情無濟于事,只會削弱自己的力量。這樣的心態(tài)對自己傷害更大,不得不警惕。
跨出受害角色,要靠重建認知三帖:
1、失戀并非失敗。戀愛在于兩情相悅,回顧戀愛中的點滴,彼此都是成人,各自有該負的責任,變調(diào)是雙方的互動結果,雙方都有責任學習和平分手,甚至快樂分手,過程雖痛,仍可雙贏。
2、失戀調(diào)適,要建立“正向分離”的觀念。也就是分手除了充滿焦慮、痛苦、害怕、悔恨、不舍,它也可以是坦然、有準備、感恩和彼此祝福的。勉強沒幸福。
3、看到更獨立的自己。分手雖痛苦,卻是一個可以自主、再學習的過程,列出復原計劃和時間表,期待通過且跨越此座柵欄,戰(zhàn)勝失戀的打擊,自己在情緒及生活的獨立上,會更精進。
E以表達(express)代替爆發(fā)(explode)
失戀者要保持冷靜和理性的溝通、自我表達,否則一旦落入非理性思考和沖動,或失去自我控制,心存挑釁,用攻擊暴力采取報復行動,很容易鑄成大錯,后悔莫及。表達有各種形式,當今國際知名的創(chuàng)傷心理治療專家——國際心理治療聯(lián)盟理事長,瑞士的Schnyder醫(yī)師提供了一個良方,就是每天給自己20分鐘書寫負面情緒,比如憤怒、悲傷、自責、孤單等,毫不保留地寫下,然后找一個盒子放置,這在心理上有其意義,因為受創(chuàng)如失戀時,很容易情緒泛濫,所以用這方法等同在時間(20分鐘)和空間(盒子)上都設限,完成后就把他當成今日功課已畢,試著放下。
預防不當?shù)那榫w爆發(fā),可借助表達三帖:
1、要道歉,昨日之非不要回避,坦然致歉,也原諒自己的無心。
2、要道謝,對方的好、付出,甜蜜的回憶、感情的記憶將仔細存妥收藏,感恩作為青春歲月的注記。
3、要道別,有些分手一方避不見面,或避重就輕,無法善別將留下疑云重重,好好道別則幫助雙方負責地為關系畫上句點。
R以尊重/反省/復原(respect/reevaluate/recover)代替壓抑/退化/怨恨(repress / regress /resent)
戀情不成情義在,失戀的警訊讓自己有機會重新評估自己的核心價值,尊重彼此的過去,尊重自己當初的選擇,反省親密關系中未修畢的功課,虛心受教,如此復原指日可待。反之,有些較不成熟的年輕人,親密關系中過度依賴,失去自我,戀人離去后彷佛也失去自己的完整性,退化到失功能的狀態(tài),或無法化解內(nèi)心的怨恨,壓抑郁積,讓生活出現(xiàn)危機。
走出危機,有復原三帖:
1、幽默以對。研究顯示逆境中仍展現(xiàn)韌性的往往是具備幽默感的人,不論用自嘲、自我調(diào)侃,都是一種輕松的態(tài)度,代表打破沉悶的能量。尋求其它人生樂趣,如同學聚會、運動、社團、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