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名人,我要名利雙收
Q 開復老師,我今年讀大二,但我不想過得平平淡淡,希望留下一點有價值的東西。我想成為史玉柱第二,或甚至超過他。我的理想就是做個名人,我要名利雙收。你能給一些建議嗎?
A 看了你的問題,我認為你的思想已經(jīng)被今天社會上的“一元化價值觀” 嚴重誤導。喜歡名利沒有不對,但是你不能認為人活著只是為了名利。如果人人都這么想,那社會里會有多少人是快樂的?認為自己成功的?
你是否思考過在一生中,你能或你想留下一點什么有價值的東西?一個辛勤的農(nóng)民終其一生留下一塊良田,他過得平淡無奇,卻實實在在。一個好老師,愛學生如己出,他不一定出名,卻可能成為很好的典范。這個世界的進步中包含了多少默默無聞的升斗小民不問回報的付出?繼續(xù)思考和觀察你身邊這些可敬的無名小卒,他們雖然不出名,但都能留下一點有價值的東西。
什么是“有價值的東西”呢?舉個例子我的理想是獲得“影響力”,“出名”則是影響力的副產(chǎn)品,是人一生中可有可無的東西。我也希望你能有自己的“影響力”。“影響力”絕不是個人的勢力或權力,也不代表我要改變整個世界,而是我對世界的貢獻和對世人的幫助。只要一個人的一生對這世界有點貢獻,無論是老師幫助了學生,醫(yī)生護士幫助了病人,或清潔工保證了環(huán)境優(yōu)美,都是貢獻;只要曾經(jīng)幫助過人,無論是拯救一個人的生命,還是為人帶來歡笑,都是一種幫助。最大化的影響力就是讓自己有最多的貢獻。我大學時有位哲學老師,他在與我們討論人生意義時用了很簡單的三個字:“Make a difference”。這三個字的意思就是影響力。
人在世間幾十年,如果離開時,心里能感受到“世界因為有我更好”,那就是有了影響力,made a difference,人的一生就有了價值。人人都有影響力,只不過能夠影響的范圍不同而已,最大化這個影響力就是自己對世界、對社會最大的貢獻。
一旦有了自己的理想后,不要那么浮躁,一步一步慢慢來。沒有好的學習基礎以前,談其它任何東西都太遙遠。只有厚積薄發(fā),才能真正成功。你要從現(xiàn)在開始打下堅實的基礎,對自己時刻保持自覺意識,知道自己的能力尺度,然后給自己制定一個合理的、可能達到的期望,并在一步步的進步中對這個長遠的期望慢慢進行調(diào)整。
最后,就算你決定追求名利,我認為“成名人,超過史玉柱”的目標可行性不大。如果渴望名利,你也需要把它轉換成更短期、更可行的目標,例如基礎學習、尋找興趣、到網(wǎng)游公司實習……不管怎樣,對一個大二的學生而言,一切總是要從“基礎學習”做起的。
拼命讀書,還是對不起父母
Q 開復老師,我是一個用功的學生,每次想到在農(nóng)村供我讀書的父母就會督促自己努力把書讀好,他們辛苦了一輩子,賺錢不易,好不容易才能讓我上了大學,我也知道全家的希望都寄托在了我身上。但是,我每天熬夜念書,總是覺得沒有效率,可是一想到讀不完的書,我就無法入眠只能繼續(xù)苦讀。就這樣,我每天過得很急躁,越來越?jīng)]有耐心,連朋友都越來越少。我該怎么辦?
A 從你的問題中不難猜到,你的父母對你的期望一定很高,經(jīng)常督促或勉勵你,可能在無形中給你帶來了很大的壓力。這樣的壓力并沒有幫助你,反而造成你失眠、急躁、困惑。但你要知道,想在學習上取得好的成績,只有壓力和勤奮是不夠的,你還應該學習一些“聰明”的學習方法,而不是一味苦讀。在“我學網(wǎng)”上,你可以找到很多有關學習方法的討論,希望你能從這些問題和回答中得到啟發(fā),學會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學到更多的知識,提高學習的效率,而不是依靠延長學習時間這種“笨功夫”。
另一方面,你有沒有想過,你所學的是不是正好是你最感興趣的?以我的經(jīng)驗來看,如果是自己有興趣的事情,一般來說做起來就會事半功倍,并且樂在其中。希望你能看看我寫的《給中國學生的第三封信》,逐漸找到自己的興趣和目標,而不是僅僅為了父母或他人的期望而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