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狙擊英鎊,狂賺10億美元

向巴菲特學投資 向索羅斯學投機 作者:丹陽


索羅斯,這位投資天才,總是比別人更快地預見未來的發(fā)展趨勢。1992年,他搶占先機,成功地賣空了英鎊,這一成功運作,使得索羅斯一舉成為世界著名的投機商。

 

索羅斯猶如華爾街上的一頭金錢豹,行動極其敏捷,善于捕捉投資良機。一旦時機成熟,便會有備而戰(zhàn),反應神速。雖然在華爾街,索羅斯已經(jīng)是炙手可熱的投機家,但真正讓他為外界所了解的,卻是20世紀90年代的兩次大危機,而這兩次危機,索羅斯都是關(guān)鍵人物。其中不得不提的就是1992年的英格蘭銀行事件。

英鎊在200年來一直是世界的主要貨幣,曾與英國海軍一樣,是英國力量的象征,在世界金融市場占據(jù)了極為重要的地位。而作為保障市場穩(wěn)定的重要機構(gòu)——英格蘭銀行,是英國金融體制的強大支柱,具有極為豐富的市場經(jīng)驗和強大的實力。從未有人膽敢對抗這一國家的金融體制,甚至想都未敢想過。索羅斯卻決定做一件前人所未做過的事,搖撼一下大不列顛這棵號稱堅挺的大樹,試一試它到底有多么強大的力量。

隨著貨幣匯率機制的實施,西歐國家的聯(lián)系日益緊密。他們的這種機制不是固定在黃金上,也不是穩(wěn)定在美元上,而是相互之間的穩(wěn)定。每一種貨幣在一個固定范圍內(nèi)浮動,如果超出這一范圍,各成員國中央銀行有義務進行干預。在這個固定范圍內(nèi),成員國的貨幣可以相對于其他國家貨幣進行浮動,而核心的匯率則以德國馬克為基準。

1992年2月7日,當《馬斯特里赫特條約》簽訂時,歐洲一體化進程得到了加強。由歐洲聯(lián)盟12個成員國簽訂的《馬斯特里赫特條約》試圖為漸進的全面的一體化建立地區(qū)性貨幣和經(jīng)濟制度。

早在《馬斯特里赫特條約》簽訂時,索羅斯就已預見未來的發(fā)展趨勢,他認為各國為了自身利益肯定會出現(xiàn)難以協(xié)調(diào)的矛盾。此時他就可以瞄準目標發(fā)起進攻了,而其他的追隨者也勢必聞風而動,加入到這場投機活動中來,匯率就會搖擺不定,英國的經(jīng)濟就很容易土崩瓦解。

果然,在《馬斯特里赫特條約》簽訂不到一年的時間里,一些歐洲國家便很難協(xié)調(diào)各自的經(jīng)濟政策。英國要想刺激本國經(jīng)濟發(fā)展,唯一可行的方法就是降低利率。但這將削弱英國貨幣,并迫使英國退出貨幣匯率機制。此時,英國求助于德國,卻遭到了拒絕。

索羅斯在觀望了一段時間之后,發(fā)現(xiàn)政府的干預并未產(chǎn)生好的預期,這使得索羅斯更加堅信自己以前的判斷,他決定在危機凸現(xiàn)時出擊。

大多數(shù)人都對市場失去信心的時候,則是進入市場的好時機。

——喬治·索羅斯

1992年9月,投機者開始進攻歐洲匯率體系中那些疲軟的貨幣,其中包括英鎊、意大利里拉等。索羅斯及一些長期進行套匯經(jīng)營的共同基金和跨國公司在市場上拋售疲軟的歐洲貨幣,使得這些國家的中央銀行不得不斥巨資來支持各自的貨幣價值。

英國政府計劃從國際銀行組織借入資金用來阻止英鎊繼續(xù)貶值,但這猶如杯水車薪。僅索羅斯一人在這場與英國政府的較量中就動用了100億美元。索羅斯在這場豪賭中拋售了70億美元的英鎊,購入60億美元堅挺的貨幣——馬克,同時,索羅斯考慮到一個國家貨幣的貶值(升值)通常會導致該國股市的上漲(下跌),又購入價值5億美元的英國股票,并賣出德國股票。在索羅斯投機的身后,還有世界許多瘋狂的投機者參與了這次行動,這就使得原本岌岌可危的英國國家銀行——英格蘭銀行遭受慘敗。

這場戰(zhàn)爭讓索羅斯和他的量子基金共獲得了10億美元的利潤,也使英倫三島無數(shù)人為此傾家蕩產(chǎn)。

而索羅斯卻是這場襲擊英鎊行動中最大的贏家,曾被《經(jīng)濟學家》雜志稱為打垮了英格蘭銀行的人。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