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會在凌晨四五點給我打來電話:“銀多,點翠,速來!”
有朋友問我平時用不用老銀簪子盤發(fā),答案是用的,但所用的簪子通常不是之前介紹的那些花式銀簪。
從明清到民國,簪頭精巧花俏的簪子往往只是供女子插在盤好的發(fā)髻上作裝飾用。這種簪子尺寸較小,可插入頭發(fā)的那一段長度一般在6公分以內(nèi),而且簪柄纖細(xì),盤發(fā)時所需的力度可能會造成簪柄變形或損壞精細(xì)的簪頭,所以是不能直接用于盤發(fā)的。民間實用的固定發(fā)髻的簪子會比較長,簪柄硬度大,但簪頭的設(shè)計就相對簡單很多。
圖中的鎏金銀簪長約11.5公分,可以用于綰發(fā)。銀鎏金,雙面鏨刻蝶戀花圖案,中間銅錢紋鏤空,鋌分雙足,是清末民國時流行于福建廣東一代的一種實用型簪子。盤發(fā)時把頭發(fā)于腦后束成一股,旋轉(zhuǎn)擰成螺旋狀發(fā)髻,把發(fā)尾收于髻下,用簪子從一側(cè)朝下插入,簪鋌緊貼著頭皮穿過發(fā)髻底端,再從另一側(cè)挑出,發(fā)髻就被固定住了。
這個簪子是我最初的藏品。我從小就喜歡看講解古代服飾的書,但很少接觸實物,一直認(rèn)為那些古董首飾可望不可即。后來有次一位同事無意中跟我說起家中有人在收藏和出售老銀首飾,我很驚訝地問是否很昂貴,他說價位從幾十到幾千不等,老銀飾品在古董中算是很便宜的,于是不久后我便開始了我的老銀收藏生涯。
同事說的那位賣家是個身材高挑、性情爽朗的女子,這雙足簪便是我在她那里挑選的首批藏品之一。那一批首飾中,我最喜歡的是一個簪頭精巧的鎏金銀簪,即我此前曾寫到的“暗戀”,本文中這支只是順便買的,但帶回家后倒是越看越喜歡。她金水保存完整,雙面工紋飾一致,背面有個名為“祥隆”的款,整體造型秀氣,線條流暢,有種很家常、不張揚的美,托在手心手感也很好。那時是夏天,我偶爾會把長發(fā)盤起來綰成髻,這個簪子便成了我頭飾中的新寵。上班坐電梯,常有姑娘盯著我頭上的簪子看,有時還會對我說:“你的頭飾很特別?!?/p>
銀簪的原主人是我最信任的賣家。因為是熟人介紹認(rèn)識的,她把給我的首飾價格定得很低,要比對外公布的價優(yōu)惠很多,我也成了她長期的客戶,隔段時間就會在她那里買一些老銀。但是她和我的收藏興趣有點不同,她的主藏方向是手鐲和鎖,收的簪子多為實用型、性價比高的,而我就比較迷戀華而不實的頭飾,例如造型和色彩華麗,但實用率幾乎為零的點翠簪。所以,我經(jīng)常勸她多收點翠飾品,她雖然應(yīng)承,但每次進(jìn)貨,面對同等價位的老銀,她還是會優(yōu)先考慮手鐲和鎖而放棄點翠。
她約我跟她一起去逛廣州的古玩“鬼市”天光墟,那是她的進(jìn)貨渠道之一,說在那里我看中什么可以直接買,不必通過她了,她從旁負(fù)責(zé)為我斷代和鑒定真?zhèn)?。我雖然很感興趣,但那鬼市開市太早,凌晨三點擺攤,八點半就收市了,貪戀床榻之溫暖的我總狠不下心來于這月黑風(fēng)高的時段去趕集,故而終究沒去成。有一次她在凌晨四五點給我打來電話:“銀多,點翠,速來!”我的眼眸大概在耷拉著的眼皮底下亮了一下,但冬夜的寒冷很快消磨了我那一瞬冒寒出門的意志,還是說:“不去了,有好的你先幫我買吧?!?/p>
與她的交易是最輕松的,因為不必?fù)?dān)心首飾的新老問題,也減省了講價的環(huán)節(jié)——她給我報的價就是底價,也基本是我所能在老銀市場上找到的最低價。后來她因為家庭的變故另尋了份工作,很少做老銀生意了,我不得不減少對她藏品的依賴,四處去尋覓新的賣家。但與那些賣家的交易就不一定總是那么順暢了,也經(jīng)常會有買貴了的時候。
前幾天去了次潘家園。也許是去晚了,沒見著一個靠譜的老銀首飾,倒是有一群大叔大嬸握著一堆新鐲子向我推銷。我瞟了一眼問他們:“有老的么?”他們露出驚詫的表情:“這些都是老的呀!”我只好說:“呃……有更老的么?”
這時候,我由衷地思念那位引領(lǐng)我步入老銀收藏之路的賣家姐姐。
攝影/米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