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兩個年輕人都很喜歡畫畫,一個年輕人很有繪畫天賦,家境也很富裕;而另外的一個年輕人則資質(zhì)差一些,家庭也很貧困。在二十多歲的時候,兩個人都默默無聞,可是那個很有天賦的年輕人開始不耐煩了,抱怨成功遙遙無期。
而另一個年輕人則因為生活所迫不得不去跟人學(xué)做木匠,可是他對繪畫的喜愛卻從來沒有減弱,每天無論回來得多晚,多累,他都要點亮油燈,伏在破桌子上畫上一個鐘頭。就是在走村串戶為別人做木工的時候,他的工具箱里也時刻裝著筆墨紙硯,在休息的短暫時間里他都會找一個地方練習(xí)畫畫。
這個年輕人為了畫畫,還特地花錢買了幾只蝦,每天早晨的時候他都會仔細(xì)地觀察這些蝦,然后白天的時候在心里琢磨,有空的時候就試著把腦海中的蝦畫出來。
而這時候那個天賦較好的年輕人則早把畫筆扔了,過著醉生夢死的生活,而他富裕的家境也漸漸地落敗。幾十年過去了,他成了一個靠乞討生活的流浪漢。而那個窮困的木匠則成了著名的畫壇大師,他就是后來蜚聲世界的大畫家齊白石。
齊白石成了畫壇大家后,當(dāng)初的那個年輕人,現(xiàn)在的那個流浪漢很是不解,為什么他天賦沒有自己高,卻反而成了畫壇大家?他特地找到了齊白石,這時候他和齊白石都已經(jīng)是年過六旬的老頭了,不同的是齊白石是畫壇大家,而他卻是一個無家可歸的流浪漢。
兩個人促膝相談,齊白石聽他感慨著生活的艱辛和對自己從事繪畫而半途放棄的深深惋惜,齊白石聽了笑道:“你想錯了,其實成功遠遠沒有你想的那么艱辛和遙遠,我從一個木匠到今天的畫家,僅僅只花了四年的時間!”
“僅僅花了四年的時間?”那個人愣住了。
齊白石說道:“是呀,我從 20歲的時候開始真正地練習(xí)繪畫,在35歲每天只能有一個小時的時間來練習(xí)畫畫,一天一小時,一年 365天,只有365小時,365個小時是 15天,每年有 15天,那么 15年就有 225天。而從35到第一輯歲的時候,我每天有兩個小時的畫畫時間,一共是 730小時,這是31天,20年是 620天。而從55歲開始到60歲,我每天用于繪畫的時間是10小時,每天10小時,一年是3650小時,是 152天,而5年是 760天。從20歲到35歲之間的 225天,在 35歲到 55歲之間的620天,再加上55歲到60歲之間的760天,我繪畫共用了1605天,折合起來只是四年多一點的時間。 ”
那個人愣住了,四年多是一個天資比自己差許多的人從一個木匠到畫家的成功時間,自己的生命過去六十多年了,這是多少個四年呀!原來并不是自己天賦差,而是自己畏懼于成功的時間。可是現(xiàn)在時間已經(jīng)蹉跎而過了,留給他的只有無盡的悔恨。
其實成功離我們并不遙遠,成功也不需要太長的時間,只要用上別人發(fā)呆或者喝咖啡的時間就足夠了,你還在抱怨沒有成功的時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