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章 白色南部(7)

非洲國 作者:(英)馬丁·梅雷迪思


這場暴動,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以剛果為基地的一個安哥拉流亡團體——安哥拉人民聯(lián)盟(簡稱“安人聯(lián)”)b ——組織的,旨在將葡萄牙人趕出安哥拉。安人盟是由安哥拉巴剛果人于1957 年在利奧波德維爾成立,起初,它是巴剛果人的一個部族組織,將復興古老的剛果王國作為自己的理念,后來才打出其民族主義旗號?;魻柖亍ち_伯托領導著這個組織,他本人的名字是為紀念一位浸禮會傳教士而取,一生中大部分時間流亡剛果,其間在比利時行政當局做了八年的會計。1958年,他出席了在阿克拉召開的全非人民大會,從此投身于民族主義事業(yè)。安人盟派出了許多人員,越境潛入安哥拉,組織發(fā)動起義。

然而,暴動并非僅僅由巴剛果激進活動分子挑起的。這些暴動事件大多帶有自發(fā)性質,而且是突如其來,表明民眾對葡萄牙人的統(tǒng)治存在廣泛的不滿情緒。在安哥拉北部地區(qū),葡萄牙人掠奪非洲人大片土地,開墾成為自己的咖啡種植園或棕櫚種植園,非洲人還受到葡萄牙殖民者及商人的粗暴對待,這些都引起了當?shù)鼐用竦膹娏覒嵖?。此外,剛果獨立也對該地區(qū)居民產(chǎn)生了影響,燃起了他們心中的希望,他們認為,葡萄牙人一旦面臨暴動局勢,就會與比利時人一樣逃之夭夭,無心戀戰(zhàn)。

1961年暴動規(guī)模之大、烈度之強,嚴重動搖了葡萄牙帝國的基礎。薩拉查一面下令嚴厲鎮(zhèn)壓暴動,致使約2 萬非洲人喪命,與此同時,他也批準了對60 多年來實施的殖民政策首次進行重大改革,頒布一系列法令,廢除一切形式的強制勞役,禁止非法征用土地,賦予帝國所有“開化”和“非開化”臣民以平等權利,啟動安哥拉北部地區(qū)社會復興、教育和經(jīng)濟發(fā)展計劃。但是,薩拉查仍然堅持拒絕實行全面政治改革,并拒絕放寬對政治活動的嚴厲控制。

與此同時,安人盟卻很快陷入了內(nèi)部混亂。羅伯特把該組織當成個人采邑來經(jīng)營,控制著所有財務和行政大權,毫不留情地對待競爭對手。他極少進入安哥拉境內(nèi),不愿冒任何風險,怡然自得地作為政治流亡者留駐在利奧波德維爾,經(jīng)營自己規(guī)模龐大的生意,享受著一種愜意的生活方式。1962 年,安人盟更名為安哥拉民族解放陣線a(簡稱“安解陣”)。突尼斯和阿爾及利亞人源源不斷送來了援助。美國人也表示出幾分興趣??夏岬险畷r期,美國官員對非洲民族主義持同情態(tài)度,挑選出一些與共產(chǎn)主義沒有干系的民族主義領導人,與之建立和發(fā)展關系。羅伯托的組織被中央情報局甄別為合適的對象,可以提供秘密資金和武器援助。后來,葡萄牙人發(fā)現(xiàn)了此事,暴跳如雷,大為光火。羅伯特本人每年從中情局獲得一筆1 萬美元的固定資金。盡管有如此豐厚的援助,安解陣在安哥拉北部地區(qū)的活動依然因內(nèi)部分裂和紛爭而受到削弱,最后淪落到名存實亡的境地。

然而,由于薩拉查拒絕實行政治改革,在葡萄牙非洲帝國的土地上,民族主義運動四處出擊,發(fā)起了游擊戰(zhàn),旨在結束葡萄牙統(tǒng)治。1963 年,西非一個面積狹小的殖民地幾內(nèi)亞比紹爆發(fā)了游擊戰(zhàn)爭;1964 年接踵而至的是莫桑比克。兩地的游擊戰(zhàn)爭都是由境外流亡組織所發(fā)起,它們利用鄰近非洲國家作為基地,招兵買馬,積蓄力量。在幾內(nèi)亞比紹,是幾內(nèi)亞和佛得角獨立黨a ;在莫桑比克,則是莫桑比克解放陣線b 。起初,游擊隊的襲擊活動僅限于邊境地帶。葡萄牙軍隊不費吹灰之力就能予以遏制。由于內(nèi)部的頻繁爭斗、個人恩怨以及部族矛盾,游擊組織自己也常常自相殘殺,從而遭到滅頂之災。盡管如此,白人政權的堡壘已被打開缺口,最終給整個南部非洲的結局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