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順利度過口欲期后,就迎來了他們人生的第二個時期,也就是肛欲期。弗洛伊德把精神結構發(fā)展的第二個時期稱做“肛欲期”。這一時期,隨著孩子括約肌的逐漸發(fā)達,孩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自己的大小便,大便的積累會造成強烈的肌肉收縮,而當大便通過肛門時,黏膜會產(chǎn)生強烈的刺激感,這樣的感覺不僅讓人感覺難受,也能給人帶來高度的快感。對于嬰兒來說,排便就相當于做出了“貢獻”,而且孩子會從排便中表達自己的情緒。順利排便,可以表達為自己對環(huán)境的積極的服從,而憋忍糞便則表達了自己不肯屈服的心理特征。這一時期的孩子已經(jīng)開始學會走路,可以用簡單的詞語交流,并能夠感受周圍的環(huán)境,而此時母子的二元關系也開始逐漸瓦解。孩子開始觀察和探索周圍的環(huán)境,擺弄玩具,尋找過渡性物品如枕頭、絨動物、手指等,體會自主性原則。
由于這一時期孩子的特性,很可能出現(xiàn)反復憋忍大小便,或者將大小便解在褲子里,甚至用手玩弄大便,使得很多家長對此感到頭疼,常常為寶寶這種不負責任的做法而生氣,甚至對孩子侮辱、打罵。
木木今年3歲了,自己早早就學會了上衛(wèi)生間,會自己脫褲子撒尿。爸爸媽媽本以為孩子正在漸漸長大,有了自己的控制能力,并養(yǎng)成了好習慣。誰想到,最近木木卻出了點問題。
媽媽發(fā)現(xiàn)到有時候木木很長時間都不大小便,即使喝了很多水,要不是媽媽一再催促也不撒尿,甚至有時媽媽能看到由于木木忍大小便而小臉憋得通紅。也正因如此,木木經(jīng)常把糞便解在褲子里,而一旦排泄完,木木的小臉就會綻放出喜悅的光芒和滿足感,弄得媽媽莫名其妙。
媽媽平時很注重對木木的教育,很為兒子的這種反常行為擔心,看著孩子的衣褲弄得滿是糞便,心里說不出的別扭。為此,媽媽沒少跟木木操心,每當這個時候,都告誡兒子以后想要排便的時候一定要告訴媽媽,一定要去衛(wèi)生間,千萬不能解在褲子里。但木木當時點頭答應,過后依然我行我素,有時甚至快排便的時候叫媽媽,可是當媽媽忙不迭趕來的時候,他卻已經(jīng)解在褲子里了,而臉上不僅沒有愧意,反而很是得意,這讓媽媽感到又是生氣又是無奈。
有一天,媽媽外出買菜,爸爸在家照顧木木,沒想到木木也用同樣的辦法“捉弄”了爸爸一回。但是爸爸卻沒有媽媽的好脾氣,當自己手忙腳亂地幫孩子擦屁股、脫衣褲,然后給木木洗澡,卻看見木木一臉得意地在那里咯咯地笑,氣就不打一處來,過去就在木木的小屁股上打了一巴掌。木木當時就嚎啕大哭。這時正巧媽媽回來了,看見爸爸在打兒子,臉色馬上難看起來。
“你干嗎打孩子?”媽媽趕緊上前哄木木,“讓你就帶這么一會兒孩子,你就不耐煩了?”
“這孩子太不像話了,”爸爸還在氣頭上,“成心往褲子里拉尿,你平時怎么教育的?”
“我怎么教育的?”媽媽更加生氣了,“我怎么知道木木這是怎么了?再說了,就算孩子有錯你也不能打孩子??!”
“你,”爸爸氣得說不出話,“你就慣著吧,木木都3歲了,倒學會往褲子里拉尿了,這不是倒退嗎?”
結果爸爸媽媽你一言我一語,為了木木的事情,就這樣相互指責、爭吵起來,但木木這樣做的原因他們卻始終沒有討論清楚。
在孩子肛欲期的時候,媽媽應該主動培養(yǎng)孩子大小便的習慣。當孩子出現(xiàn)了上述表現(xiàn)時,父母不應該侮辱、恥笑甚至責罵孩子,以免孩子產(chǎn)生不健康的羞恥感,從而形成自貶或者低自尊的人格。對待孩子這種狀態(tài)要溫柔、平和,并盡快給孩子擦洗干凈,換上干凈的褲子。家長不用提醒孩子“下次去衛(wèi)生間”。因為,在先前的訓練中,孩子早就知道大小便要去衛(wèi)生間,而現(xiàn)在只是孩子在練習控制自己,他們把大小便解在褲子里,是因為來不及上衛(wèi)生間。
孩子進入道德發(fā)展階段
許多性學專家認為,在肛欲期,男孩學會用手抓著陰莖對著某個方向小便,而女孩子則要脫褲子蹲下或坐在便盆上小便,這導致了女性自卑感的逐漸形成。由于從女孩學會小便姿勢開始,她們就在潛意識里產(chǎn)生自卑心理。這就導致女孩成人后,由于感到小便是相當尷尬的事情,因此對性行為就會視如機密。而在一些成年女性中也會覺得小便也具有一種性欲的意義。而她們常常發(fā)生的泌尿功能失調,也很可能是在兒童發(fā)展期之后生活中情感紊亂所致的一種身心疾患的癥狀表現(xiàn)。
由于女孩比男孩發(fā)育要早,而她們本質上更依賴感情因而需要討人喜歡,或者是兩種原因兼而有之,總之,女孩子學會控制自己的膀胱比男孩子要早,尿床的現(xiàn)象也比男孩子要少。孩子約在一歲半左右便有羞恥意識,許多家長利用這種意識幫助孩子控制自己的大小便。當家長第一次對嬰兒進行排泄訓練,控制嬰兒身體上的欲望及快感,使其與社會所接受的規(guī)范相一致,這時孩子就進入了道德的發(fā)展階段。
順利度過肛欲期
孩子從一歲半,開始自主意識發(fā)展,在進入肛欲期時孩子的特征包括:憋尿,尿濕褲子;憋大便,將大便解在褲子里;研究大小便;小便頻繁等。而對于孩子的這些表現(xiàn),如果家長不知道或者不太了解這就是肛欲期的表現(xiàn),就很可能因此而遷怒孩子,對孩子進行批評甚至打罵。家長不明白孩子已經(jīng)學會了自己大小便,為什么還會把糞便“成心”拉在褲子里。其實這個時期的孩子正在鍛煉自己的括約肌,他們通過憋忍、釋放大小便來獲得快感,甚至有些孩子還會躲在沒人的地方自己這樣鍛煉,體驗他們成長的快樂。
因此這個時候家長不要過分指責和批評孩子,也不用為孩子頻繁上廁所而感到不安,更不用擔心孩子是不是越來越欠揍。家長要做的就是在孩子肛欲期,完全接納孩子的這一行為,不用對孩子說教育的話,他們雖小但心里非常明白自己在干什么,家長只需給孩子換條干凈的褲子就行了。但如果家長一定要強行制止孩子的這一行為或者恥笑、侮辱打罵孩子,這不但解決不了問題,反而會延長孩子的肛欲期,讓孩子產(chǎn)生不健康的羞恥感,更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發(fā)展。不當訓練帶來自卑,很可能導致孩子性心理發(fā)展停滯。而且有些孩子也會對家長的強權有意報復,他們會故意地把糞便拉到褲子里。
當孩子學會控制自己排便時,他的大便就成了完美的“禮物”,因此,孩子會對自己大便的氣味和外觀著迷和興奮不已,甚至會用手拿大便玩耍。而家長對此不必大驚小怪,告訴孩子“大便臟”、“有病菌”,然后趕快沖掉糞便就行了。
其實在孩子肛欲期,如果發(fā)展順利的話,就會推動孩子的創(chuàng)造性和工作能力的發(fā)展。但如果孩子在肛欲期情感一旦受挫,就會導致孩子固執(zhí)、強制和過分愛干凈的性格特征,而這些特征可以看做是對返退到肛欲期尋求快感欲望的一種防御方式。另外,肛欲期受到挫折還會導致孩子成年后生活中沒有條理、不愛整潔以及破壞性,對孩子今后性心理的成長以及生活都會帶來不必要的麻煩。由于肛欲期牽涉的問題非常之多,為了讓孩子順利度過肛欲期,家長要持之以恒、溫柔地逐步對孩子進行排泄的訓練,了解這一時期孩子的特殊心理,耐心教育,使孩子順利度過肛欲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