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此,這本書中的名言警句,成了我講話的常用語,成了我生活中的座右銘,又成為我真正開始演講生涯的契機。
在全國第一個“文明禮貌月”里,在第一屆“全國十大窗口百家競賽”最佳服務員的評比中,406號營業(yè)員,以全店全體職工讀者表揚信總和兩倍的優(yōu)異成績,獲得了最佳服務員的光榮稱號。這個人就是我——當時年方25歲的翟杰。正是在這次評比中,我認識到:一本有價值的書對人生的價值,不僅僅是0?26元,也不是260元、2600元、26000元,而是無價之寶。
也正是在我的服務中,無數(shù)的讀者享用了好書的真正價值。從一個個讀者的臉上,我了解了他們心靈深處那種對知識的渴望;從一次次熱心的服務中,讀者也認識了406。
就是這個406,讓我演繹出了人生的輝煌和奇緣。
我被評為“十大窗口百家競賽”最佳服務員的消息,不脛而走。對這件事最感興趣的要數(shù)各大圖書館,于是,先后有幾家圖書館向我表示,歡迎我的加入。最后,我選擇了沈陽市圖書館。
來到圖書館不久,我建議根據(jù)李燕杰老師《塑造美的心靈》一書,舉辦一個讀書報告演講會,以此來振奮人們的精神,為我們的祖國建設作出更大的貢獻。
讀書報告演講會獲得圓滿成功,取得了非常好的社會效果。
接著,我又向圖書館的主管單位——沈陽市文化局團委提出建議:組織全局團員青年開展一次讀書演講比賽活動。我的建議立即得到了當時的局團委書記王杰的支持。于是,一個全局范圍內(nèi)的讀書演講活動開展起來了。在最后的演講比賽決賽中,我代表圖書館與話劇團、京劇團、評劇團、曲藝團、藝術館等專業(yè)從事語言藝術表演的演員們同臺比賽。值得驕傲的是,在與這些強手如林的專業(yè)演員的演講比賽中,我成為惟一的一位創(chuàng)作和演講比賽的雙料冠軍。
與此同時,市文化局的領導也知道了市圖書館還有一個叫翟杰的人,寫得一手好文章,擁有一副好口才。
時隔不久,我就被調(diào)到市文化局做宣傳工作。從此,我對演講和寫作的興趣更濃了,信心更足了,訓練也更科學了,我的演講水平和寫作水平也在不斷提高。
在文化局做宣傳工作,與外界接觸最多的就是記者。除了經(jīng)常給報社、雜志社、電臺、電視臺投稿外,我更注重語言的實際訓練。
當時,我就經(jīng)常與電臺、電視臺的記者合作采訪,并爭取機會以通訊員的身份直接在電臺出聲、在電視臺出鏡。這樣做的結果,不僅鍛煉了我的口才和現(xiàn)場掌控能力,也為我以后的記者生涯做好了基本的準備。
1987年10月,遼寧人民廣播電臺招聘節(jié)目主持人,這是省電臺第一次以主持人的名義招聘記者。經(jīng)過語言、播音、文字等幾道關卡的嚴格考試和現(xiàn)場測試,我終于成為一名國家廣播電臺的記者、節(jié)目主持人,成為我國廣播電臺行業(yè)的第一批主持人。自此,開始了我十年廣播新聞工作的職業(yè)生涯。
在這十年的廣播工作中,我經(jīng)歷了從錄播到直播,從采、編、播分割到采編播合一的過渡。
在當時,還處于錄播(先在播音間將節(jié)目錄制好,然后再放錄音帶播出)的管理體制下,我為了鍛煉即興運用語言的能力,經(jīng)常偷偷地練習脫稿錄音。同時,在進行現(xiàn)場錄音采訪時,我也抓住這一機會,堅持不打草稿,練習即看即說,即說即評的即興口才基本功。
也正是在之前做了這樣的語言能力訓練和準備,所以,當直播制度開始施行時,我很快就適應了直播的主持方式。
在遼寧人民廣播電臺的十年間,我憑著敬業(yè)的精神、刻苦的訓練、敏銳的頭腦和巧妙的語言,采訪過許多名人,如:陳強、陳佩斯、張藝謀、趙本山、靳羽西、田成仁、孫松、唐杰忠、范偉、梁天、凌峰、郭達、蔡明、浦克、梁小龍、唐國強、克里木、馬玉濤、萬梓良、張信哲、陳汝斌、陳裕德、李雪健、曹燦、屠洪剛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