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生命中的點點滴滴
有一天,儀山禪師在洗澡的時候,因為水太熱,就叫弟子提桶冷水來加。有一個弟子奉命提了水來,將熱水加涼了,便順手把剩下的水倒掉。
禪師很不高興,說道:“你怎么如此浪費?世間上不管任何事物都有它的用處,只是價值不同而已,可你卻那么輕易地將剩下的水倒掉。就是一滴水,如果把它澆到花草樹木上,不僅花草樹木喜歡,水本身也不失去它的價值,為什么要白白地浪費呢?雖然是一滴水,但是價值也無限地大。”
弟子聽后若有所悟,于是將自己的法名改為“滴水”,這就是后來非常受人尊重的“滴水和尚”。
滴水和尚后來弘法傳道,有人問他:“請問世間上什么功德最大?”
“滴水!”滴水和尚回答。
這個人又接著問:“虛空包容萬物,什么可包容虛空呢?”
“滴水!”
滴水和尚從此把心和滴水融在一起。在他眼里,一滴水中也有無盡的時空了。
滴水雖小,但江河湖海無不是由滴水匯聚而成。生活中,一點一滴的事物都有其自身的價值所在,不能因為它的渺小就認為它一無是處。珍惜生命中的點點滴滴,就是珍惜了生命本身,從中你會體味到不一樣的感動。
追尋真實的生活層面
這天,天剛破曉,居士抱著一束鮮花和一捧供果,趕到大佛寺上早課。剛踏進大殿,旁邊突然跑出一個人,與居士撞個滿懷,將他捧著的水果撞翻在地。居士看到水果被撞翻,忍不住叫道:“你這人怎么這么粗心,把我的供果全部撞翻了,你看怎么辦?”
這個人聽了,也非常不滿地說道:“撞翻就撞翻,頂多向你道歉,你干嗎這么兇?。俊?/p>
居士更是氣憤:“你這是什么態(tài)度?自己錯了還要怪人!”
接著,他們開始互相指責,聲音此起彼落。
廣圄禪師經過這里,將兩人帶到一旁,問明原委,開示道:“莽撞的行走是不應該的,但是不接受別人的道歉也是不對的。這些行為都是愚蠢不堪的。能坦誠地承認自己的過失,真誠地接受別人的道歉,才是明智之舉?!?/p>
廣圄禪師接著又說道:“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必須協(xié)調的生活層面有很多很多。不要因為一點小事,一大早就破壞了這一片虔誠的心境,不值啊!”
“對不起,禪師!我錯了,我實在太冒失了!”這個人又轉身向居士說道,“請接受我至誠的道歉!我實在太愚癡了!”
居士也真誠地說道:“我也有不對的地方,也不該發(fā)脾氣,我實在太幼稚了!”
干戈就這樣化解掉了,二人也從中學到了更多的道理。
生活中,必須協(xié)調的生活層面有很多,不要因為一點小事就破壞自己的心境。坦誠地承認自己的過失,真誠地接受別人的道歉,這才是明智之舉。
人生的真理藏在平淡無味之中
慧能禪師見弟子整天打坐,便問道:“你為什么終日打坐呢?”
“我參禪??!”弟子回答道。
“參禪與打坐完全不是一回事。”
“可是你不是經常教導我們要安住容易迷失的心,清靜地觀察一切,還告訴我們終日坐禪不可以躺臥嗎?”
慧能禪師說:“終日打坐,這不是禪,而是在折磨自己的身體?!钡茏痈械胶芾Щ?。
慧能禪師接著說道:“禪定,不是要整個人像木頭、石頭一樣地死坐著,而是要使身心達到一種極度寧靜和極度清明的狀態(tài)。離開外界的一切物相,是禪;內心安寧不散亂,是定。如果執(zhí)著人間的物相,內心就會散亂;如果離開一切物相的誘惑及困擾,心靈就不會散亂了。我們的心靈本來很清凈安定,只因為被外界物相迷惑困擾,就如同明鏡蒙塵,活得愚昧迷失了。”弟子躬身問道:“那么,該怎樣去除妄念,不被世間迷惑呢?”
慧能禪師說道:“思量人間的善事,心就是天堂;思量人間的邪惡,就化為地獄。心生毒害,人就淪為畜生;心生慈悲,處處就是菩薩;心生智慧,無處不是樂土;心里愚癡,就處處都是苦海了。
“在普通人看來,清明和癡迷是完全對立的,但真正的人卻知道它們都是人的意識,沒有太大的差別。人世間萬物皆是虛幻,都是一樣的。生命的本源也就是生命的終點,結束就是開始。財富、成就、名位和功勛對生命來說只不過是生命的灰塵與飛煙。心亂只是因為身在塵世,心靜只是因為身在禪中,沒有中斷就沒有連續(xù),沒有來也就沒有去?!?/p>
弟子終于醒悟。
生活中,要保持一顆清凈安定的心很難,因為被種種物相迷惑困擾,如同明鏡蒙塵,讓很多人活得愚昧迷失。因此,要心生智慧,就要坦然面對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