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自省——為人父母的必修課
章前序言:
古希臘有俗諺說:“最苦難的事情就是認識自己?!边@對常人如是,對父母亦如是,自省恰如身為父母的必修課,父母對自身的審視伴隨著教育方式的不斷完善和修正,同時亦伴隨著教育效果的日臻成熟。隨時和及時地自省,難道不是父母在教育子女過程中的自我教育嗎?
第一節(jié)批評孩子之前首先審視自己
指責別人的過錯,自己可以從中獲得成就感,覺得大快人心;自己遭受別人的指責時心情一定低落憂悶,甚至把對方很的牙癢癢的。正因為大多數(shù)人都無法人受別人的指責,所以經(jīng)常為了小事而發(fā)生爭執(zhí),于是一再上演原本可以避免的悲劇。
美國企業(yè)家亨利凱撒說:“不管任何時候,我們都可能遇到阻礙。我小時候,喜歡穿溜冰鞋上學,跑得愈快,風的阻力就愈強。當我在公司遇到與同事意見不和的情況時,我們會立即徹底的討論,在彼此的討論中,會發(fā)現(xiàn)有一股不可思議的良知在引導著我們”。
作為父母,批評孩子肯定是希望孩子能更好,但是在批評孩子之前,父母們一定要先審視自己,自己是否是合格的父母:
一、父母是否真正用心接納孩子
父母要多孩子多一些接納和體諒,在這個前提下,孩子通常會更用心地聽講道理。因為父母不是站在法官的立場上和罪犯說話。愛孩子不是因為他乖巧,能干,聰明,機敏,愛孩子必須也接受他的弱勢,并時刻鼓勵和給予他們勇氣和動力。
二、父母是否尊重孩子
父母都認為自己的孩子是世界上最好的,并認為只要為他提供可能性他就應當是最好的。但很少父母會反過來想,自己是世界上最好的父母嗎?什么才算得上好?
是為孩子提供優(yōu)越富足的生活環(huán)境?是對孩子進行全方位的技能訓練?是讓孩子參加各種各樣的競爭?任何問題都要一分為二理解。任何方法的實施都應該以孩子為本。父母的主觀意愿是否符合孩子成長階段的現(xiàn)實同樣是值得反思的。
有這樣一個真實的故事:
有位媽媽為不久要登臺表演的女兒親手做了一條裙子和一頂皇冠。她認為孩子帶上自己親手做的閃閃發(fā)光的皇冠將會十分漂亮,并決定和這位美麗小演員拍照,照片將會成為媽媽和寶貝日后的美好記憶。這確實是一個很不錯的想法。但這位小姑娘卻不領情。她躲來躲去就是不要帶上漂亮的皇冠。媽媽執(zhí)意要孩子帶上,結(jié)果上演了一場老鷹捉小雞的鬧劇,起初孩子覺得這樣你追我躲十分有趣,把剛才的不愉快立刻忘記得一干二凈,可是終究還是被“逮”住了,當媽媽得意地往孩子頭上帶皇冠的時候,孩子掙扎著說:“媽媽我不要,我討厭這個東西!”結(jié)果照片是照著了,當然是頭頂上有皇冠的,但孩子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