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說過:“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p>
這段話的大意是這樣的:魚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這兩種東西不能夠同時得到的話,那么只有舍棄魚而選擇熊掌了。生命是我所追求的,大義也是我所追求的,這兩種東西不能夠同時得到的話,那么只能舍棄生命而選擇大義了。
對待生活也是如此,有舍才有得,學會放棄未嘗不是一件好事,一樣的人生,異樣的心態(tài),看待事情的角度就會截然不同,對自己不苛求,用樂觀、豁達的心態(tài)面對待自己,面對他人,人和人才不會孤單。
一個和諧的家庭,需要精心經營。對于家庭,行動最具有說服力,等待更是死路一條。現在,我們唯一可以為家庭做的就是用愛心、耐心呵護它,為家人點亮一盞明燈,感受家的溫暖。人生像一個參加即興演出的演員,而家庭就是演出的舞臺,能在不同的場合,不同的階段,扮演出不同的角色。重要的是,無論他演什么,都完美而優(yōu)雅。
有這樣一個引人思考的故事:
在一個普通的大家庭里,公公是家庭唯一的經濟來源,由于孩子太多,婆婆只好放棄原來的工作在家照顧孩子。剛剛放棄工作的婆婆情緒很不好,為了安慰妻子,公公對婆婆說:“放心吧,你這么多兒女,都是你未來的錢箱子,他們不會讓你失望的?!惫f這話不久,家里的大哥上班了,于是父親就做了個小木盒,規(guī)定家里參加工作的男丁,每月要往這小木盒里放2元錢作為家庭基金,作為沒有工作的母親應急之用,于是家庭基金就這樣建立起來了。
逢年過節(jié),婆婆會計劃著從小木盒里拿出一些錢看望家里的親戚們;街坊鄰居誰家有個婚喪嫁娶,婆婆會算計著出一些份子;趕上父親的生日或什么值得紀念的日子,婆婆會精打細算地給公公或孩子們買些很有意義的紀念品……但是有一件最該花這筆基金的事情婆婆卻舍不得花,就是她自己生病的時候,她總是憑著自己頑強的意志扛著,舍不得去醫(yī)院,每每都是兒女們硬逼著才會不得以動用一下這筆基金。
兒子們每月不間斷地往小木盒里面放錢,雖然只有2元,但隨著兒子們陸續(xù)都參加工作,再加上婆婆的精打細算,這個小金庫從來沒有花干凈過。再接下來,隨著工資水平的提高,兒子們主動地漲了錢,從2元到5元,到20元、50元……基金的數字越來越大,公婆的年齡也越來越大,在一個寒冷的冬天,公公去世了,婆婆從小木盒中拿出了全部的積蓄,非常隆重地安葬了父親。之后,婆婆告訴兒子們以后不用再往小木盒里放錢了,有父親單位給的生活費,她就夠用了。可是小木盒里的基金有增無減,而且增加的速度更快,兒子們主動漲到每月100元,家里的女兒們也加入了這個行列,九個孩子共同成為家庭基金的承擔人。婆婆雖然沒有再說什么,但從她充滿欣慰的臉上,常??梢钥闯鰞纱擞H情相印的喜悅與幸福。
每個月2元錢,就可以擁有一個幸福的大家庭。有家就會有愛,當你用一顆博愛的心去對待家人的時候,你同樣也會感覺到家人的關愛,唯有愛人者才會被愛,家庭里需要這種互愛的氛圍。
80后生活在一個忙碌的年代,不妨試著在家庭中停留駐足幾分鐘,感受家的溫暖,帶著暖暖的愛意再回到忙碌的社會,或許會有不一樣的感覺。同樣,有了家庭這個避風港,就不會亂了手腳。
我們生活的目的是要實在地活,自在地活,健康地活,品味地活,快樂地活。人生重要的事情有很多,不是你現在站在何處,也不是你今后要成就多少事業(yè),而是心平氣和地面對家庭,把握當下,讓自己置身于一個和諧的氛圍中,各種有利因素會隨之到來。有家就會有愛,80后,慢慢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