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經(jīng)歷得越多越睿智(1)

自我成功的超級心理術(shù) 作者:王金陽


地產(chǎn)大亨馮侖說過,有四堂課你經(jīng)歷過以后,你會變得更加成熟。比如,坐牢一年無罪知道什么叫是非,離異無子女知道什么叫愛恨,癌癥誤診知道什么叫生死,非典疑似知道什么叫委屈……經(jīng)歷的痛苦越多就能變得睿智、寬容、幽默、堅強而且勇敢。

的確,經(jīng)歷是一種寶貴的財富,無論過程是悲是喜,它都將帶給你收獲,使你變得成熟。大凡成功者,特別是那些歷盡艱辛而終獲成功的人們,睿智,已經(jīng)寫在了他們的臉上。他們能跨過表象看清事物的本質(zhì),從而做出正確的判斷。

很多成功者都是在經(jīng)歷磨難之后變得更加睿智,經(jīng)歷使他們懂得更多,更清楚地認識自我與世界。

凡·高的畫如今價值連城,但他的一生卻清貧如洗,全靠胞弟提奧每月50法郎的資助借以度日。凡·高生前只賣出過一幅名為《紅色葡萄園》的作品,這還是提奧和朋友一起出資買的。因為境遇的窘迫,極度孤獨、消極、痛苦的凡·高把全部心血和熱情都傾注于自己的畫作當中,盡管當時他的生命之歌沒有回音,但他留下的作品卻成了不朽的文化遺產(chǎn),被世人所崇敬和膜拜。他以自己苦難的一生構(gòu)筑了生命的永恒。

正是一生悲慘的經(jīng)歷使得凡·高變得更加成熟與睿智,讓他的作品得以流芳百世,成為永恒的經(jīng)典。

讓我們再來看看鼎鼎大名的諾貝爾,在他成為聞名世界的科學家、成功的企業(yè)家之前,同樣經(jīng)歷了很多磨難。

艾爾弗雷德·伯哈·諾貝爾于1833年10月21日出生于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他的父親英莫紐·諾貝爾是一位很有才華的發(fā)明家和商人,曾創(chuàng)建瑞典第一家橡膠公司。1832年,也就是諾貝爾出生的前一年,一場大火把他家的家業(yè)燒了個精光。老諾貝爾的生意也因此開始逐漸衰落,公司也于1834年破產(chǎn)。由于生活所迫,老諾貝爾不得不只身離家到俄國從商謀生。

諾貝爾在讀完小學一年級之后,隨全家一起到彼得堡與父親團聚。由于語言不通,諾貝爾由此失去了進學校學習的機會,在兩位家庭老師的指導(dǎo)下學習語文和化學。諾貝爾自幼勤奮好學,到俄國后,為了學好俄文,他常常挑選一些俄文名著譯成瑞典文,然后再翻譯成俄文。后來他又用這種方法學會了英文、法文和德文。有一次,他父親認識的一位叫西蒙的教授請他們觀看硝化甘油爆炸力的試驗。錘子落在鐵砧上,硝化甘油立即發(fā)生爆炸。小諾貝爾當時被這奇妙的現(xiàn)象迷住了,當他得知這種爆炸力極強的東西可以用來開礦鑿山,但危險性極大無法使用時,就萌發(fā)了發(fā)明炸藥的念頭。

到16歲時,迫于生計,諾貝爾不得不中斷學習,孤身遠渡重洋到了美國,并在一家工廠當學徒。此后,他相續(xù)到法國、德國、英國、意大利等國家的幾家工廠當過學徒。學徒期間,他每天勞動10多個小時,即便非常勞累也仍然堅持學習。就這樣,他憑自學學到了很多科學知識和技術(shù),不但在科學、文學和哲學方面奠定了一定的基礎(chǔ),而且在機械方面也做出了好幾項革新,表現(xiàn)出了很強的創(chuàng)新能力。

1854年,諾貝爾回到彼得堡,和父親一起,一邊經(jīng)商,一邊從事炸藥的研制工作。有一次,由于公司遇到了資金困難,父親派他去倫敦、巴黎,向當?shù)劂y行貸款。結(jié)果卻是空手而歸,家業(yè)再遭破產(chǎn)。不得已,全家于1859年返回瑞典。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