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節(jié):第三章 吃下去的毒素(2)

無毒善其身 作者:韓鄲


甜蜜素是1937年人工合成的一種甜味劑,它的稀釋溶液的甜度至少是蔗糖的30到40倍,曾經(jīng)一度被認為是當時最好的化學合成甜味劑,但后來有跡象顯示它可能會引起人體的膀胱癌,因此,從1969年開始,美國率先停止了甜蜜素的使用。但是,后來經(jīng)過一系列的研究又證實了它的安全性,因此,后來又被聯(lián)合國糧食組織和世界衛(wèi)生組織食品添加劑專家聯(lián)合委員會再次批準可以繼續(xù)使用。

由這些例子可以看出,世界各國允許使用的食品添加劑并不完全都是安全可靠的。也許現(xiàn)在認為是安全的,過段時間就變得不安全,甚至是有劇毒;有些食品添加劑限量使用是比較安全的,但是超過了標準含量就會產(chǎn)生毒害;也有些食品添加劑本身是無毒,如果天天不停地攝入,在人體內(nèi)累積到一定量以后,可能產(chǎn)生一些輕微的不良反應(yīng)。

糖精

糖精是一種廣泛使用的甜味添加劑,化學名稱是鄰-苯甲?;酋啺?,難溶于水,而糖精的鈉鹽易沼于水,簡稱糖精鈉。我們也通常使用的糖精就是糖精鈉。

糖精是化學合成物質(zhì),除了在味覺上能有甜味之外,對人體完全沒有營養(yǎng)價值。相反,攝入過多或者經(jīng)常食用含有糖精的食物還會影響健康,縣至患病。相關(guān)機構(gòu)對視頻中糖精的用量及使用范圍有嚴格限制,一般最大使用量為每千克食品中糖精的含量少于0.15克。如果超過了這個標準,長期食用這類食品就可能對健康形成危害,輕者會減少腸胃消化酶的正常分泌造成消化不良,嚴重者可能引發(fā)某些急病。糖精是否能夠致癌,科學界對此爭論不一,國際食品添加劑專家委員會認為糖精的毒性還需要深入研究,目前已經(jīng)降低原來允許的使用量。

? 是藥三分毒

我國古代醫(yī)書中記載:“凡藥,其性必偏而較烈,否則不能治病。”因此,也有了“是藥三分毒”、“藥是紙包槍,殺人不見傷”的說法。很多皮膚用藥物本身就是有毒的化學物質(zhì),如果使用不當,不但不會治病,還會因經(jīng)皮毒積累而致病。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