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法律兒戲
這天,觀世音跟木叉正在駕云東行,突然見空中有一條小白龍在叫喚,菩薩上前問道:“你是哪家的小龍,為何在此受罪?”
小白龍道:“我是西海龍王敖閏之子,因燒了龍宮的一顆夜明珠,被我父王參奏玉帝,玉帝將我吊在這里,打了三百大板,過幾天就要砍頭了?!?/p>
觀世音嘆道:“你父王怎么會這么殘忍,燒了一顆夜明珠竟然讓玉帝砍你的頭。”
小白龍道:“菩薩別怪我父王,父王當初只是想教訓我一下,卻不料玉帝刑罰太嚴,非要置我于死地,我父王不敢違抗玉帝,只能打落牙齒往肚里吞,后悔也來不及了。聽說菩薩神通廣大,連玉帝也得給你面子,萬望菩薩救我一命,來世做牛做馬也在所不辭!”
觀世音道:“既然這樣,我就幫你去說說吧?!?/p>
觀世音跟木叉來到天庭,對玉帝道:“貧僧奉如來法旨去東土大唐尋取經(jīng)人,在路上遇見西海龍王的公子,被玉帝吊在空中,不日就要斬首,貧僧特來啟奏,望玉帝饒他性命,給取經(jīng)人做個腳力。”
玉帝二話不說,當即傳旨免除小白龍的死罪。
回來的路上,木叉對觀世音道:“菩薩幾句話就免除了小白龍的死罪,真是法力無邊?!?/p>
觀世音嘆了口氣,道:“其實我倒寧愿玉帝不準我的請求。”
木叉一愣,道:“菩薩為什么這么說?”
觀世音道:“玉帝當初判小白龍死罪據(jù)說是依據(jù)的法律條文,可我一開口就讓他改變了判罰,那法律的尊嚴何在?眾神中比我地位高的人多的是,要是每個人都這樣,那還要法律干什么?”
木叉點頭道:“那菩薩救小白龍到底是該還是不該呢?”
觀世音道:“當然應該。玉帝改變判罰是不遵守法律,但當時判小白龍死罪的法律就是合理的嗎?天上地下有哪一家的法律規(guī)定燒了一顆夜明珠就得死罪?玉帝純粹是出于個人喜好才這么制定的法律。說到底,他這是在拿法律當兒戲,要是我們還拿著他的兒戲當成金科玉律,那我們就太傻了。”
4.無人探望
觀世音帶著木叉路過五行山,忽見金光萬道,瑞氣千條,觀世音道:“前面想必就是五百年前大鬧天宮的孫悟空了?!?/p>
悟空在山下聽見有人在說他的名字,叫道:“你是何方神圣,如何認得我?”
觀世音按下云頭,道:“姓孫的,你認得我嗎?”
悟空道:“救苦救難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誰不認得?菩薩,我在這兒被壓了五百年了,請菩薩一定要救救我!”
觀世音道:“救你不難,我奉如來法旨,要去東土大唐找一個取經(jīng)人,你要是誠心皈依,我可以讓你做他的徒弟,保護他去西天取經(jīng),成你個金身正果?!?/p>
悟空忙道:“愿皈依!愿皈依!菩薩,我在這兒被壓了五百年,從來沒一個人來看看我,你是第一個來看我的人,就給我?guī)磉@么大的好消息,真不愧救苦救難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
觀世音道:“姓孫的,你就沒想過為什么五百年都沒人來看你嗎?”
悟空道:“樹倒猢猻散,我現(xiàn)在自身難保,當然沒人來投靠我了?!?/p>
觀世音道:“你還記得當年玉帝派人下界拿你,結(jié)果只抓走了七十二洞妖王,猴子一個也沒抓著,你當時是怎么說的?”
悟空想了一會兒,道:“這些我也想過,那時候確實寒了他們的心,他們不來看我我也不會怪他們,不過讓我不明白的是,那些我重點培養(yǎng)的猴子們怎么也不來看我呢?”
觀世音道:“就因為你內(nèi)外有別,同類的就大力提拔,不管他有沒有能力,而非同類的就不聞不問,不管他的能力有多大,這自然就會讓猴子們認為他們被提拔是應該的,天經(jīng)地義的,自然就不會對你有多大的感激了?!?/p>
悟空點了點頭,道:“菩薩說得有道理。”
觀世音接著道:“像一些有頭腦的老領(lǐng)導,退休時一般不會讓那些熱門的二把手、三把手接班,而是要提拔一個有能力但絕非熱門的人來接替自己的位子。因為熱門人選會認為接班是他們應得的,眾望所歸的,自然不會對你這個老領(lǐng)導有多少感激之情,而一旦讓一個冷門的人當選了,他自然會知道你對他的提拔之功,以后肯定會加倍地報答你,你就不怕退休后家里冷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