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是寶寶成長的第一所學校。在他剛剛有了家庭的概念時,寶寶對家庭中的每位成員及成員間的關(guān)系充滿了好奇,會提出各式各樣的問題。
在這個階段,作為父母,我們應(yīng)該時刻保持一顆童心,設(shè)身處地地站在寶寶的位置,用寶寶們的視角,為他們開啟一所愛的學校。
睿智的父母善于在生活中營造充滿愛心和親情的環(huán)境。寶寶們在這個階段提出的一些問題對大人來說,也許是幼稚的,甚至可能會覺得是無聊的。但恰恰是這個時候的一點一滴回答,都可能影響到寶寶們以后的性格,以及對事物的看法。所以家長們在回答他們的問題時,一定要考慮到是否對他們的人生觀、社會觀、價值觀有好處,而不是用一兩句話應(yīng)付了事。
為什么我們是一家人?
爸爸為什么要來我家?
在兩三歲的孩子的心中,媽媽往往比爸爸更讓他們感到親近,所以在看到爸爸“霸占”了媽媽后,就會問出“爸爸為什么要來我家”這樣的問題。媽媽應(yīng)該告訴他說:
這個家是爸爸、媽媽和寶寶的。沒有爸爸,我們寶寶就不可能在媽媽的肚子里。因為爸爸身體里的一個細胞和媽媽身體里一個細胞融合在一起后,才有了我們寶寶。寶寶的身體里不僅有媽媽的基因,也有爸爸的基因。你看你的眉毛、鼻子還有嘴巴,多像爸爸呀。你是爸爸和媽媽愛的結(jié)晶,所以我們是一家三口,永不分開的一家人。
為什么爸爸叫奶奶媽媽?
家庭里人與人之間的關(guān)系和稱呼,往往會讓孩子們一頭霧水。他們經(jīng)常會問:為什么爸爸叫奶奶媽媽?遇到這個問題,家長應(yīng)該說:
因為爸爸是奶奶生的呀,就像你是媽媽生的一樣,我是從奶奶肚子里出來的,所以我要叫奶奶媽媽。而你是爸爸的孩子,是爸爸和媽媽生的。而爸爸又是奶奶的孩子,所以爸爸的媽媽你要叫奶奶。
為什么我沒有爺爺?
看到其他伙伴有的親人,而自己卻沒有,他們往往會有些沮喪,比如會問:為什么我沒有爺爺?解答這個問題時,安慰他的心靈最重要??梢哉f:
你也有爺爺。每個小孩子都是有爺爺?shù)?,因為每個小孩都有爸爸媽媽呀,等到爸爸媽媽老了,就變成了爺爺奶奶了。不過,寶寶的爺爺?shù)胶苓h很遠的地方去了,遠得回不來了。等以后我們老了,都會到那個地方去的。
為什么孩子要跟爸爸姓而不跟媽媽姓?
在第一次知道爸爸媽媽和自己的名字時,他們往往對自己跟著爸爸姓,而沒跟媽媽姓好奇。為什么孩子要跟爸爸姓而不跟媽媽姓的問題也會接踵而來。父母應(yīng)該告訴他們:
孩子不管是和爸爸姓,還是媽媽姓,都是可以的。只不過我們中國的傳統(tǒng)和慣例都是跟爸爸姓,所以大多數(shù)的孩子都會跟著爸爸姓。這只是一個習慣,不影響我們的血緣。姓名只是個代號,是和別人區(qū)別開來的代號,所以姓什么叫什么都不重要。媽媽雖然和我們不是一個姓,但是我們寶寶的媽媽,爸爸的妻子,是和我們有血緣關(guān)系的一家人。
我為什么不能和小寶寶一樣爬?
孩子們看到比自己小的孩子可以隨意在床上爬,地板上爬。處于好奇,當他們自己也去爬時,往往會得到大人的訓斥,“我為什么不能和小寶寶一樣爬”的問題也就來了。
父母可以用講故事的方式告訴他們:因為小寶寶們在很小很小的時候,還不會走路,所以才會爬,但等長大了后,如果再爬的話,小朋友們會笑話你的。媽媽給你講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