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藝的媽媽采用的這種真實情景再現(xiàn),對孩子來說也是一種視覺、心理的雙重刺激。這將能幫他明白自己的慢性子究竟有多慢,他能看到自己到底浪費了多少時間,同時他也就能體會到他人對這種“慢”的等待是一種怎樣的心情。這會使他有意識地去變快。
當然了,進行這種“體驗”之前,我們先要了解孩子的性格特點,如果孩子非常敏感,感情細膩,那么我們這樣的扮演可能會讓他感到無比羞愧,他會覺得我們是在嘲笑他。這反而不利于幫他改正拖拉的毛病。如果孩子是這樣的性格,我們就要換一種教育方式了。
▲ 從我們自身開始糾正
在教育孩子之前,我們也該仔細審視一下我們自己,我們本身是不是就是慢性子呢?要知道,身為媽媽,如果我們就是慢性子的話,我們所創(chuàng)造的這種“緩慢”的家庭氛圍對孩子也會影響深刻。
因此,要教育孩子,我們就要從自身開始糾正,我們要適當?shù)丶涌熳约旱霓k事速度。如果我們的家庭變成了一種積極進取的家庭,我們能夠變得快起來,那么相信孩子在這種環(huán)境的影響下,也就能有所改變。
▲ 教孩子從他人的評價中糾正自身
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會慢慢地聽得懂他人的評價;而隨著他思想的成長,他也會逐漸領會他人的意思。我們要教孩子正確對待他人的評價,并要他從這些評價中學會糾正自身的缺點。
比如,當班級舉行活動時,如果他因為磨蹭而拖了班級的后腿,同學們是怎樣評價他的?有沒有埋怨他、嘲笑他?同時他也要多想一想,為什么磨蹭就會受到他人這樣的對待?我們要用一種坦誠的態(tài)度去和他探討這個問題,千萬不要帶著指責與嘲笑的口氣,否則孩子就會因此而感到自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