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節(jié):寒山,隱沒了千年的僧蹤(1)

世間所有相遇都是久別重逢 作者:白落梅


一自遁寒山,養(yǎng)命餐山果。

平生何所憂,此世隨緣過。

日月如逝川,光陰石中火。

任你天地移,我暢巖中坐。

——唐·寒山

這樣一個寧靜的初秋午后,聽一首意境空遠的《寒山僧蹤》,琴音淺淺,一弦一韻,如同大自然一草一木的呼吸。秋水無塵,蘭草幽淡,此刻,無論多少浮躁的心靈,都可以在瞬間歸于平靜。隨著清遠的韻律,我們仿佛頓然了悟,放下執(zhí)念,和這個繽紛的凡塵告別,告別曾經(jīng)愛過的,告別曾經(jīng)怨過的,去深山禪林,在縹緲的云霧里,尋覓僧蹤。

古苔寂寂,一條幽深的山徑,通向菩提道場。那里有手持禪杖的僧者,有云中對弈的仙人,也有山間砍柴的樵夫,有荷鋤采藥的藥農(nóng)。而我們,就是這山林里缺席的人,總因貪戀紅塵繁華的煙火,每一次,都是遲來的一個。幽靜的山林,收存了太多高僧修行的背影,而我們聽著琴曲,要尋訪的,是唐代那位富有傳奇色彩的高僧,寒山。

“一自遁寒山,養(yǎng)命餐山果。平生何所憂,此世隨緣過。”究竟是什么,可以讓一個凡人,甘愿放下人間富貴,不住高墻庭院,而居山野荒林,不吃佳肴美味,而食菜根山果?可以拋散富貴,忘卻喜憂,萬事隨緣,不強求,不執(zhí)著,視生死為草芥,視榮辱為云煙?這是寒山的詩,淡定超脫得讓世人為自己的執(zhí)念羞愧。讀寒山這個名字,似乎比讀任何經(jīng)卷都要熟悉。寒山的詩,也許被世人冷落過,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后,他的詩如雨后春筍,一時間風靡整個歐洲。詩中描述人間百態(tài)、山林野趣,宣揚因果輪回、幻化虛無,所表露出的深刻的禪機、淡然的意境,讓世人癡迷。因此,他甚至贏得了比李白、杜甫還要高的聲譽。

寒山淡定從容的境界,是他與生俱來就有的佛性嗎?關(guān)于他的身世考究,有這么一段記載:“寒山乃為隋皇室后裔楊瓚之子楊溫,因遭皇室內(nèi)的妒忌與排擠及佛教思想影響而遁入空門,隱于天臺山寒巖。”寒山出身于富貴之家,才華橫溢,年輕時,照例進京參加科考,落選的原因,讓人深感嘆息。據(jù)說,唐代選官量才有四個標準,分別為,身材豐偉、言詞辯正、書法遒美、文理優(yōu)良。而寒山的文章和書法皆風流,可惜他身材矮小,相貌亦不夠端正,故一直名落孫山。

此后幾番落第,令他無顏回鄉(xiāng),滯留在長安,落魄潦倒?;突偷拇筇剖⑹?,卻不能滿足一個男兒遠大的抱負。夢碎長安,前程無路,人情涼薄,他的人生陷入一種絕境,最后帶著傷痛的記憶,浪游天下,去了山上獨居。

寒山的夢,就像破碎的青花瓷,華麗而頹敗。說到底,寒山隱居山林,也是避世。他被世俗逼得無路可走,只想找一片安寧的凈土,棲居疲憊的身心。但不可否認,寒山有靈性慧根,佛只度天下可度之人,他與佛有緣,所以世俗會想方設(shè)法,將他送至佛祖身邊。不僅是為了度化他,亦是為了度化更多的世人。

世事猶如棋局,楚河漢界,涇渭分明,成者為王,敗者為寇。這世間,沒有誰,敢站在朗朗乾坤下,說自己這一生,只做贏者,不做輸家。也沒有誰,敢說自己是絕對的清白——世俗的染缸,不會偏袒任何人。寒山是佛界的高僧,但也是紅塵的敗者,世間之事,總是難以兩全。當一扇門已經(jīng)關(guān)閉,你只能開啟另一扇門,在新的世界里,一切重新再來?,F(xiàn)實就是一把利刃,那浸染著血跡的刀口,永遠都不會有慈悲。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