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6.捧茶罐,說灌茶

明報:茶酒共和國 作者:黃苗子


王延芝

董橋吾弟賜寄一篇影印的《謝孟諫議寄新茶》,作者是唐朝的盧仝,自號"玉川子",以善品茶出名;所以他的朋友、官居諫議大夫的孟先生送他一包新茶。他"紗帽籠頭自煎吃",深感滿意,于是一碗一碗又一碗,吃得"欲仙欲死"。他在詩中仔細描述其過程:"一碗喉吻潤;二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fā)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膚清;六碗通仙靈;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xí)習(xí)清風(fēng)生。蓬萊山,在何處?玉川子乘此清風(fēng)欲歸去……"這位玉川子前輩吃茶居然連吃七碗,本領(lǐng)之高強實在令王延芝佩服。王延芝灌茶的最高紀錄僅得五杯。那是12年前中共召開"十大"之后的事;當(dāng)時曾有記敘:

王延芝在一個月以前推測中共"十大"后的新領(lǐng)導(dǎo)班子,只把王洪文估計為一名政治局候補委員;現(xiàn)在突然發(fā)覺這個三十幾歲的小毛頭居然成為中共第二副主席,名列"二人之下,萬人之上",壓過康生、葉劍英、李德生,怎不叫人大吃一驚?大驚之余只好猛灌五杯烏龍茶,細想其中的可能原因。一杯茶后認為:王之飛升必由于他是一個"三忠于"份子;二杯茶后認為:他個人能力必定很強,工作表現(xiàn)優(yōu)異;三杯茶后認為:他之驟獲高位因為他是工人出身,可作代表無產(chǎn)階級的招牌,四杯茶后認為:他也是紅衛(wèi)兵出身,可作代表"文革"派和革命小將的幌子;五杯茶后認為:他年輕力壯,可作"老中青三結(jié)合"的象征。到這一地步王延芝對上述五項理由仍不滿意,但已陷入"茶水喝不進、理由想不出"的窘境;于是只好起身入廁,凈手洗耳,然后去請教一位真正專家。這位老前輩聽了王延芝提的問題,立刻回答說:"王洪文是江青的代表。"

玉川子吃了七碗茶之后的十分瀟灑的問題是:"蓬萊山,在何處?"王延芝灌了五杯茶之后的十分狼狽的問題卻是:"男廁所,在何處?"這顯見王延芝量小易盈,但王延芝卻有點不服氣,因為不知道這位前輩用的"茶碗"是多大。王延芝用的茶杯,乃是國貨公司那種帶有"萬壽無疆"四字的、上中下"三圍一體"的、好像普通罐頭形狀的紅色茶杯,其實應(yīng)該稱為"茶罐"。王延芝既不喜其形、也不喜其色,卻喜歡其容量;因為王延芝不會品茶、不會吃茶、不會飲茶、不會喝茶,只會灌茶,而"灌茶"自然要用"茶罐",不能用茶盅、茶杯、茶碗。所以玉川子的七碗茶,未必多于王延芝的五罐茶;只可惜不能把他從蓬萊山找來,與王延芝比賽一下茶量。

"灌茶"與"觀察"只是一音之轉(zhuǎn)。王延芝1950年以"客串主演"姿態(tài)做《中聲晚報》的"客座主筆",寫過一些社論;隨后二十幾年在《祖國周刊》等報刊寫了一些觀察及政論;1973年初在《星島日報》開辟專欄,命名為《灌茶家言》,在開場白解釋道:

從這個新年的第一個周末開始,筆者要在這個小小的專欄里向讀者提出一些對國內(nèi)外情勢的觀察。"觀察家"可以說是最容易做的一種"家"。差不多每個稍有知識的人都對時局有其觀察。有時你坐的士也能聽到司機大發(fā)其"觀察家言"??墒钦嬉鲆粋€善觀風(fēng)色、明察秋毫的專家,自然也不容易。事實上即使最有地位的觀察家,也免不了時時跌眼鏡。筆者的能力也許稍高于普通的土司機,但距離"有地位的觀察家"又差得遠,如果自稱觀察家,似乎大言不慚??墒敲棵吭?有所觀、無所察"的時候猛向肚里"灌茶"的經(jīng)驗倒很多,所以改稱"灌茶家",可以當(dāng)之無愧。將來這個專欄里不免會出現(xiàn)許多一知半解的分析、半生不熟的意見和膽大而心不細的判斷,只能列入"姑妄言之"一流。如果讀者能以輕松寬恕的心情姑妄讀之,甚至對于筆者灌飽了"烏龍茶"之后寫出的東西也不予苛責(zé),那就是筆者最大的愿望了。是為開場之白。

這樣每星期手捧茶罐"灌茶"一篇,自己是灌了滿肚子的茶,同時也給一部分讀考灌了滿肚子的氣。比如1974年10月9日《新晚報》的專欄《島居雜文》,以《油腔滑調(diào)"灌"什么?》為題,對王延芝批評一番,結(jié)語說:"東拉西扯、擬于不倫的'灌茶',灌迷魂湯而已!但迷得了什么人?"專欄作者署名"絲韋",就是《新晚報》總編輯羅孚。王延芝立即寫了一篇《給絲韋之流灌迷魂湯》,答復(fù)他的批評。他沒有再用文字回應(yīng),可是前兩年他這個老黨員突然以"給美國人作情報"罪名下獄,王延芝當(dāng)時心中頗感不安,不知他是否因為灌了太多迷魂湯而油迷心竅。但假定如此,他也是咎由自取;因為王延芝在那篇文章里已經(jīng)提醒他:"如果絲章先生之流恐怕自己被迷,不敢灌過于油膩的'迷魂場',請先撕下一張《毛主席語錄》,燒成灰喝下肚去預(yù)防。"換言之,王延芝已警告他"七碗吃不得也!",但可能他不聽山人之言,未曾采取這項預(yù)防措施。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