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的茶都是野生的,談不上種植法,更談到炮制法,苦澀不可口是不難想象的,作為提神解酒的藥物卻差不多。南北朝時大概比較講究了,喝茶風氣慢慢流行起來,似乎也好不了多少,所以不習慣的人稱喝茶為"水厄"。如《太平御覽》卷867引《世說》(今本所無):
晉司徒長史五濛好飲茶,人至輒命飲之,士大夫皆患之,每欲往候,必云:"今日有水厄"
又如《洛陽伽藍記》卷三城南報德寺條有云:
(王)肅初入國,不食羊肉及酪漿等物,常飯鯽魚羹,渴飲茗汁……給事中劉縞,慕肅之風,專習茗飲。彭城王謂縞曰:"卿不慕王侯八珍,好蒼頭水厄,海上有逐臭之夫,里中有學(xué)顰之婦,以卿言之,即是也。"
喝茶的嗜好固然因人而異,但多數(shù)人視為畏途的原因,還在于茶質(zhì)不好,難以下咽。經(jīng)過不斷的改進,到了唐代特別是中葉以后,此道大行,葉稅成為國庫的一項收入,詩人寫了不少贊美喝茶之作,可知喝茶風氣普遍到什么地步了。于是"水厄"一變而為仙液,"一碗喉吻潤。兩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fā)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盧仝《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吃了五六碗已經(jīng)脫胎換骨,吃到第七碗自然羽化登仙了,如果多來兩碗,不難立地成佛呢。盧仝這篇"茶德頌",正好反映人們對茶的極端欣賞和愛好。
由于極端欣賞和愛好,茶道自然成為專門的學(xué)問,陸羽《茶經(jīng)》三卷便是集大成的名著。書中縷述茶的歷史,產(chǎn)地、品種以至采摘、炮制等,不在話下,單只茶具一項就大有文章,例如茶爐要用什么來造,形制、尺寸該怎樣,碎炭的棍子、鉗炭的火鉗又怎樣,盛茶的碗最好是哪個窯出產(chǎn)的……凡二十三事,都一一加以解說?;又嗖坏钊梭@嘆,就是今天最講究茶道的"有閑階級"也辦不到。喝茶除了要求茶質(zhì)外,水質(zhì)也很重要,《茶經(jīng)》雖有"漉水囊"(濾水器)一項,及"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的話,卻沒有評論水的地域問題,無疑是一個漏洞。幸而唐人張又新的《煎茶水記》給補充了。此書大致把煎茶的水按地區(qū)分為七個等級,其后再分為二十等級,如"廬山康王谷水簾水第一"、"無錫縣惠山寺石泉水第二"、"蘇州虎丘寺石泉水第五"、"桐廬嚴陵灘水第十九"、"雪水第二十"。至此,唐人的"茶學(xué)"可以說無美不備了。
宋人喝茶風氣比唐人更盛,就像我們喝咖啡、汽水一般普遍,不必說別的,只要看看那么多的茶詩茶詞就可以充分證明。宋代最著名的"茶學(xué)"家當推蔡襄,他的"點茶"手法十分高明,對于掌握溫度、時間和分量不失亳厘,使泡出來的茶色香味俱全,成為美談。當然也因為他做過大官,能詩文,寫得一筆好字,又是歐陽修等人的知交,才會傳為佳話,換上館子里的茶博士,"點"得更好大家也不知道的。他著有《茶錄》,不足千言,卻很有名。唐時和福建交通不大方便,喝的多是蜀茶,其次是吳茶。宋代交通比較方便,喝的多是福建出產(chǎn)的建茶,建茶一般比蜀茶和吳茶好得多。蔡襄曾任福建轉(zhuǎn)運使,《茶錄》說的自然是建茶了。后來的茶書如宋子安《東溪試茶錄》,談的也是建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