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例一:
我女兒是幼兒園大班的學生。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她時時刻刻都在觀察我的表情,總讓我笑。不管什么情況下?我沒了笑容,她就要說:“媽媽又不笑了。”當我勉強地笑時,她也能感覺到我的不開心,總是問:“媽媽為什么跟別人說話都笑瞇瞇的,跟我說話就不笑?”這給我很大壓力。我是一個快40歲的媽媽,生活的壓力很重,感覺有些喘不過氣來,女兒偏偏又是一個如此敏感、隨時都需要媽媽的人。不管寫作業(yè)還是玩兒,總希望我同她一起做,比她快了不行,慢了也不行,讓她沒新鮮感還不行。因此,我很煩,也很著急。
事例二:
我的女兒從小就對別人的態(tài)度很在意,有時對她說話聲音大一點她就會哭;作為女孩子,她沒有勇氣與厲害一點的小朋友一?玩,別人偶爾搶一次她的布娃娃,她就再也不理人家了。上幼兒園后,她是不是想去幼兒園,完全取決于幼兒園老師、小朋友對她的態(tài)度,如此敏感的女孩子,長大了可怎么辦?。?/p>
上面這兩個事例都談到了女孩的敏感性,可以說,敏感性是女孩具有的一種特質,就像是男孩子天生喜歡打打鬧鬧一樣,敏感性就屬于女孩子情緒之中的一份。
事例一中女孩子的敏感性,主要體現(xiàn)在家庭中,一般在關系良好的家里,孩子會有比較多的安全感,這也是她表現(xiàn)得隨心所欲、不愿約束自己內心的原因。關系不好的家庭,孩子可能會呈現(xiàn)一種虛假的懂事,因為她?分擔家庭里面的憂郁與煩惱。有的孩子為了讓父母的沖突減少,會逼迫自己快速成長,以便部分地替代父母在家庭里面的功能,這樣的孩子看起來很愉快,其實內心非常痛苦。事例一中的母親可以利用父親的介入來彌補自己個性里的不足。如果父親長期不在身邊,或已經離開家庭,那么媽媽需要與女兒拉開一些親密距離,很多事不要替女兒做主,不妨用更多的信任、欣賞、認同去處理孩子的敏感問題。
事例二中的女孩,也許孩子的天生氣質就有些敏感、心重,家長在對孩子的教育中,不要對她說“你再怎么怎么樣,我就不喜歡你了或者別人就討厭你了”之的話。孩子如此關注別人對她的態(tài)度確實會讓她生活得很累,如果照這樣一直下去,會影響她正常人格的發(fā)展。
父母平時要盡量多地為女兒創(chuàng)造增強自信心的機會,讓女兒在一個輕松、自由的環(huán)境中成長。平時家長要多鼓勵女兒,告訴女兒她是最棒的,同時她如果有任何的進步,都讓她自己說“我很棒”。
上幼兒園的孩子,已經有了很好的理解能力,家長要注意引導孩子去寬容別人的行為、接納別人不同的想法。可以通過講故事的方式讓她懂得這些道理。如果她喜歡天線寶寶,家長就可以把這些人物加進自己編的故事中,這樣可以達到更好的效果?
另外,雖然孩子的性格上有一些特點,但家長不要在孩子面前說出來,如果給孩子貼上了這樣或那樣的標簽,孩子自己是沒有分辨能力的,她就會從此認為自己就是大人所說的那樣的人,而無法改變了。
對女孩特有的敏感,父母怎么做才是正確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