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很有道理的說法:德才兼?zhèn)涫恰罢贰?,有德無才是“次品”,無德無才的是“廢品”,有才無德的是“毒品”。
類比一下,偏見-尤其是那些對社會有重大影響力的偏見-很可能就是危害社會的“毒品”,遠比無知從而沒有任何作為的“廢品”危害要大。
比如現(xiàn)在的中國經(jīng)濟學界,有一種得到許多人認同的觀點,就是認為企業(yè)的主要目的就是贏得利潤。有些著名的經(jīng)濟學家,經(jīng)濟理論一套一套,非常能唬住人,但是其大前提概括起來卻是“企業(yè)把賺錢作為首要目標是天經(jīng)地義”。這種偏見流布的結果,就是部分企業(yè)界的唯利是圖,所以就有無處不在的假冒偽劣,就有房價的無止境攀升,就有各種各樣只顧賺錢不顧社會效益的行為。而這種偏見的流毒,滲透到整個社會,于是就有笑貧不笑娼、笑廉不笑貪的怪現(xiàn)象,而許多人都認為這是正?,F(xiàn)象。整個社會價值觀就是這樣被顛倒了。實際上呢?企業(yè)在社會上立足,其功能除了創(chuàng)造經(jīng)濟效益,更要創(chuàng)造社會效益才對。我們卻在偏見的帶領下,積非成是了。
在青少年教育上,現(xiàn)在一些大城市里的學校和父母,都讓孩子從小參加各種培訓班,一些唯利是圖的培訓機構也鼓吹“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孩子在假日和周末都不得休息,晚上也要學到很晚,睡眠時間都得不到保證。孩子們要承受的種種負擔,都是為了保證學習成績。教育上這種偏見的結果是,孩子往往被扼殺了天性,失去了快樂。這些孩子長大了,有多少活力和創(chuàng)造力,是個大問號。筆者記得反倒是在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上學的時候,學生學習沒有現(xiàn)在那么多壓力,玩得也相對比較開心,筆者很多同學盡管當時成績一般,但是走上社會之后,反倒很有闖勁和開拓精神,取得的成就比那些只知道學習的書呆子要好得多。他們由于“無知”,沒有唯分數(shù)是圖,反倒在很大程度上按照自己的性情去發(fā)展了自己的能力,至少他們的創(chuàng)造力沒有被一味追求分數(shù)所摧殘。
又比如很多學佛的人,帶著很多對佛教的偏見并且執(zhí)著其中,把自己的人生弄得很緊張。本來學佛是要讓人更智慧、把人做好,結果恰恰相反。有不少人認為,吃葷吃素是判斷是否認真學佛的關鍵。一個朋友說,她老婆學佛之后,由于不敢吃葷,家里就不做飯了,搞得家不像個家。其實佛陀當初根本就沒有規(guī)定一定要吃素。又比如有的學佛者,帶著很深的宗教迷信的情緒,認為學佛一定要得到種種神通,等等偏見不一而足,卻不知道佛教根本是要證得智慧,得到解脫。王老師作為禪師,對佛教內的種種偏見,批判得就很激烈,比如批評很多人不學佛還好,學佛后“屁都不敢放,路也不敢走”。的確,偏見一旦深入內心,積非成是,其殺傷力是很大的,遠不如無知的好。如果一個人根本沒有學佛,只是按照世俗做人做事,反倒沒有那么多的枷鎖,沒有那么多的小鼻子、小眼睛,起碼把一個普通人做好了,也不錯。
比如有很多人認為,只要是西方的制度,那就是高明的。美國的自由金融制度一度成為楷模,但是金融危機的結果證明并非如此。又有很多人認為,只要是西方來的科技,那就一定是權威的。于是很多中國人執(zhí)著地認為,得了高血壓就一定要按照西醫(yī)的觀點,終身服藥。其實,如果調整生活方式,有好的中醫(yī)大夫指導調理,也許高血壓能夠調理好,而不需要終身服藥。
在世界范圍內,也有各種殺傷力很強的偏見。比如,認為西方民主制度是“萬能藥”。于是在那些國情并不符合的國家也生硬引進西方民主制度,于是就出現(xiàn)了肯尼亞的選舉暴力以及海地的政治亂局。又比如偏執(zhí)地認為,應該無限追求經(jīng)濟發(fā)展速度,應該無限創(chuàng)造消費需求等。這種種偏見的結果,是環(huán)境被污染,是人們陷入物質的漩渦不可自拔,是資源面臨匱乏,由此國家之間的明爭暗斗越來越激烈,世界局勢更加緊張而不是走向和諧。
孔子說:“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雖然這里孔子不是倡導要讓百姓真的無知,但是他很清楚,如果老百姓腦中各種亂七八糟的知識太雜,各種欲望太多,只會讓整個社會越來越混亂,結果是老百姓們自己也找不到北了,越發(fā)不知道“幸福在哪里”了,就走進老子所謂“五音令人耳聾,五色令人目盲,五味令人口爽”的癡迷了。還不如放棄過多的技巧、機心,享受一種天然灑脫。
(鄭漢根)
當今世界,流行著許多偏見。偏見之所以會成為偏見,就是因為一些人的思維出了問題,他們把片面的認識當成真理了。這樣的認識,比沒有認識更可怕。我們來羅列一下,對比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