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節(jié):看演出的時候千萬別坐第一排(9)

水滸那些事兒(上下) 作者:曲昌春


(247)公孫勝和高廉可能是同門師兄弟

前面我們說過,羅真人是個高人,高人早就從眼神里讀懂了李逵的殺氣。人的眼睛是很難騙人的,尤其是李逵的眼睛。不過,羅真人后來也遇到難題,那就是他讀不懂宋江的眼神,那個人眼神很迷離,很高深莫測,你永遠讀不懂里面的內容。后來,羅真人總算琢磨明白了,原因就在于宋江是混官場的。官場的眼神你讀得懂嗎?羅真人搖搖頭,官場的眼神你別猜,因為讀懂官員的眼神也是一門學問。

公孫勝第二天一早帶著李逵和戴宗一起上山來找?guī)煾福瑔枎煾傅臎Q定。李逵一邊走還一邊偷笑,讓一個死人做決定,可能嗎?結果一到山上,李逵傻眼了,人家羅真人還生龍活虎地在座上坐著。原來,羅真人的憂患意識非常強,晚上睡覺都狡兔三窟,一般人不知道他在哪里睡覺,行蹤詭異的程度跟現(xiàn)代的拉登有一拼,李逵以為砍著了羅真人,其實他砍的是葫蘆。至于羅真人故弄玄虛地說自己用葫蘆化成了人形,那只是吹噓而已。他又不是哪吒的師父,還真以為自己能用蓮花拼個哪吒出來???

李逵的陰謀暴露了,等待他的只有懲罰。而戴宗在這其間也遭遇了毀滅性的打擊,原因在于他居然看到羅真人能隨手變出云彩來,這可比他的甲馬高級多了,恨得戴宗只想砸了自己的甲馬。人就是這樣,人比人得死,貨比貨得扔。不過,無論是羅真人變的云彩,還是李逵后來遭遇的被羅真人發(fā)到幾百里外坐牢,其實都是虛幻的,用科學解釋就是催眠術、幻術,讓你產生種種錯覺,屬于那種不打你,嚇死你。而從后面的事實就可以反推出來,羅真人其實沒有那么高的法力。

如果羅真人真有那么高的法力,那公孫勝和戴宗他們就不用步行去高唐州了,吹個云彩讓他們坐著去高唐州就可以了。而事實是,公孫勝和李逵還是辛辛苦苦地開動自己的雙腿從薊州走到高唐州的,所以證明羅真人沒有變云彩的本領。再者說,羅真人能變黃金力士,而且手下有一千多個黃金力士,這些黃金力士風里來云里去,法力無邊,更是虛構。真要有這么多黃金力士,北宋就不用亡國了,弄幾個黃金力士順便就把遼、金、西夏給滅了,徽宗他老人家也不用去黑龍江打獵了。不過在歷史上,北宋的東京防御戰(zhàn)失利還是跟道士有關系,本來東京防御還是比較成功的,攻守雙方基本處于僵局,但是偏偏有昏官告訴宋欽宗,有一個道士組織有神功,能退敵。結果,皇帝真信了,讓這個道士集團出城退兵,結果被金兵痛殺,順便還把東京城給破了。不知道那些被金兵打得七零八落的道士中有沒有黃金力士,如果是那樣,也太給羅真人丟臉了。

羅真人把李逵折騰了一番,也出了一口惡氣,更關鍵的是,已經成功地幫公孫勝抬高了身價。目的已經達到了,該就坡下驢了。羅真人意味深長地告訴公孫勝,你的俗緣還沒了,還是下山去幫助梁山雙核吧,不過你以前學的那些都是皮毛,跟高廉學的一樣。從羅真人的話中或許可以得出結論,高廉沒準也是羅真人的徒弟,不然他怎么知道高廉學的跟公孫勝一樣呢?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羅真人,您也是把關不嚴,怎么能讓高廉這樣人成為你的學生呢?哦,明白了,這次讓公孫勝下山,或許是您在自己清理門戶啊。

(248)魯智深是湯隆的師叔

羅真人臨時給公孫勝傳授了五雷轟心法,這可能是一門比較高的技術。有了這個技術,公孫勝就從一個小道變成大道了,這技術給公孫勝帶來的飛躍基本可以等同于岳不群和林平之練了辟邪劍法,關鍵人家還不用自宮。從這個角度看,岳不群、林平之,你們冤不冤啊?

五雷轟心法是公孫勝下山時的一個法寶,也是他退隱江湖的一個重要原因,宋江后來為了籠絡新歸降的樊瑞,居然一見面就讓公孫勝把五雷轟心法傳授給樊瑞。別人說宋江好拿別人的東西充自己的門面,開始公孫勝還不信,這下公孫勝徹底信了。因此,這也是公孫勝退隱江湖的重要原因,跟著這樣的老大,沒好。

臨走的時候,羅真人跟公孫勝說了八個字:“遇幽而止,遇汴而還?!倍U機跟魯智深的師父一樣高深,而熱衷于算命的宋江先后找這兩位高人都算過命,看來宋大哥也挺迷信。不過,人的命不是算出來的,是走出來的,我們只能回頭看我們走過的路,卻永遠不能預知遙遠的未來?;蛟S人生就是這樣,路一下看到了盡頭,人生就沒有了意義。

琢磨著人生的意義,憧憬著夢想中的牛肉,公孫勝帶著夢想返航。戴宗綁上了兩個甲馬快速向高唐州進發(fā),因為他怕信報晚了,梁山的雙核可能就被高廉收編了。戴宗遠走,李逵和公孫勝在后面也撒開腿趕路,為了梁山雙核,也為了牛肉。

本來,沒有戴宗管束,李逵準備好好吃一頓牛肉,喝一頓酒。結果,公孫勝這個道士卻說自己在路上要吃素。也難怪,在外面得注意公眾形象,一個道士在酒店里吃肉喝酒可能被人舉報了沒收度牒。

沒辦法,李逵只能出去給他找棗糕,現(xiàn)在公孫勝就是他的爺。結果這一買棗糕,還讓李逵順便發(fā)展了一個下線。事實證明,李逵發(fā)展下線的能力都比晁蓋強,所以晁蓋的能力只適合當村長,并不適合傳銷組織的梁山。

李逵在買棗糕的過程中,遇到一個大漢正在那里賣弄自己的神力,拿一三十來斤的錘在那兒賣弄,一使勁碎了一塊大石,不用問,一定是經常練胸口碎大石的主兒。李逵這個人最見不得別人賣弄,不就是一個三十來斤的錘嗎,賣弄什么?李逵上去就輕松地把錘拿起,又輕松地放下,這點東西在他手里太輕了。以至于后來在梁山上,善使六十二斤水磨禪杖的魯智深見了湯隆總調侃他說:“大侄子,你那三十來斤的鐵錘在哪兒呢?”

魯智深為什么叫湯隆大侄子呢?原因在于,魯智深和湯隆的父親都是老種經略帳下的軍官,兩人也有交情,魯智深是一線軍官,湯隆的父親是管打鐵的軍官,因為打得一手好鐵,因此深得老種經略賞識,結果一路高升做到延安知寨。從一個打鐵的升到延安警備區(qū)司令,這速度和機遇跟有為青年高俅有得一比。

不過,等到湯隆長大的時候,這種升遷方式就已經不可能了。因為父親是打鐵出身,同僚們都有點看不起他,因此同事關系就比較緊張,除了會欣賞兵器的魯智深跟他有不錯的交情外,其他人幾乎都是處處針對他。魯智深打死鎮(zhèn)關西跑路之后,湯老爺子已經是西出陽關再無故人了。后來,湯老爺子就在孤獨中老去,據說臨終還念叨著魯智深的名字。聽說這個細節(jié)之后,魯智深還難受了好幾天,他知道以后再也沒有人給他打趁手的兵器了,他也知道了原來人生不能承受之重就是友情。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