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來,一個貧困山區(qū)的孩子因為車禍而陷入困境。他的爸爸很心疼他,來到我們《中國少年報》求助。我們看到這個孩子很可憐,決定幫助他。孩子需要做一次大手術(shù),需要錢!我們想起了楊陽,大家給他捐的款還剩七千塊。我們把楊陽叫來,問他能不能拿出一部分錢支持幫助這個小弟弟,楊陽說沒問題,只留了一點點自己檢查,拿了五千塊錢捐給這個小弟弟。我們大家又捐了一些錢,這個小弟弟的手術(shù)也成功了。
這就是一個愛的故事,也是一個愛的傳遞。所以,幫一個孩子并不是光救他的命,讓他知道以后用他的命去救別人。這個社會形成這樣的鏈條,才能有一個愛的社會形成。所以,愛是可以傳遞的,當(dāng)你把愛給孩子的時候,一定也要讓他懂得把愛傳遞下去。
三、愛是需要體驗的
只有接受沒有付出,就不會體驗到什么叫愛。我們愛的誤區(qū)就在于,不停地給予孩子,從來沒向孩子要過什么。于是孩子只能接受愛,不會分享和傳遞愛。讓孩子有一個愛的體驗,需要我們特別的重視。助人為樂,幫助別人是快樂的,所以要學(xué)會幫助別人。
今天誰最需要幫助?貧困山區(qū)的孩子,特別是農(nóng)村留守兒童,這些孩子急需幫助。他們太孤獨了,他們的爸爸媽媽到城里打工去了,而他們跟著爺爺奶奶,爺爺奶奶又沒有文化,他們內(nèi)心充滿了孤獨。我做了留守兒童的調(diào)查,我發(fā)現(xiàn)這些孩子應(yīng)該引起社會高度的重視,全國三千萬人?。?/p>
我到四川的時候,和四川的留守兒童面對面,孩子見到知心姐姐哇哇哭,都問為什么爸爸媽媽不來看我。有個女孩哭得太傷心了,我問她,爸爸媽媽在哪兒上班呢?她說,我爸爸去上海了,去了五年都沒有回來,我每次打電話,他們都說回來但一次也沒回來。我就說,這樣吧,你告訴我爸爸媽媽叫什么名字、在哪兒上班,等我到上海去,我去找他們?nèi)?,把他們給找回來。如果爸爸媽媽回來,你跟爸爸媽媽說什么?沒想到孩子是這么說的:我要問問他們,你不是不回來嗎?你回來干什么?我當(dāng)時非常驚訝,她心中充滿的是怨恨??墒?,他們的父母無罪,他們?yōu)榱俗鎳慕ㄔO(shè)背井離鄉(xiāng)的,我們哪一個大廈沒有他們的心血,我們哪一條道路沒有他們的血汗,他們真是無奈啊,他們沒有錢把孩子接進城里,他們沒有時間去看望他們的孩子,所以他們的孩子真的需要我們大家的關(guān)心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