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問孩子們,他們是窮人還是富人?孩子們感動地說,他們是富人!我說對,他們是窮,窮到連一個瓶子的錢都在乎,但是他們很富有,他們的精神很富有。政府給他們兩萬五千塊錢,他們?yōu)槭裁床灰??他們說了,這是我們應(yīng)該干的。所以,沒錢的人不一定貧窮,有錢的人不一定富有。所以人的差異不能只看外表,要看精神。孩子們跟大家一樣鼓起了掌。
我覺得一個愛的豐碑,通過一個故事讓孩子在心中樹立了起來。于是我告訴他們,當(dāng)你認(rèn)識人的時候,一定要記得人是有差異的。
我們這個城鄉(xiāng)小伙伴手拉手的夏令營,有四十名大別山的孩子,四十名城里的孩子,我們決定讓他們住在一起。有人反對,怕他們差異太大引起糾紛。我說沒有關(guān)系,孩子是可塑的。城市的孩子跟農(nóng)村的孩子是不一樣的,比如說可能農(nóng)村孩子的腳臭臭的,城里孩子就嫌人家臭,但我們要讓孩子明白農(nóng)村孩子的腳為什么臭臭的。有些孩子可能打呼嚕,因此別的孩子可能睡不了覺,那怎么克服這些問題?要讓孩子去試著解決。他們住在了一塊,他們記住知心姐姐說的,人是有差異的。忽然就發(fā)現(xiàn),這種差異是可以互相諒解的。經(jīng)過四天的時間,城鄉(xiāng)的孩子成了朋友。所以一個人認(rèn)識世界,是需要學(xué)習(xí)的。
第二條,人是有長處的。
我對孩子們說,你們伸開五指看一看,哪根手指最重要。他們說都重要。我說對了,如果五個手指一樣齊,是無法握成一個拳頭的,就是因為它們不一樣,而且它們各有用處、各有長處,所以它們才能形成一個拳頭。這就像每個人都有長處,你有這樣的長處,我有那樣的長處。孩子們首先要肯定自己的長處是什么。人是為長處活著的,不是為短處活著的。所以人為什么要說我能行呢?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要讓孩子們認(rèn)識到這一點。
第三條,人是可以改變的。
人都不是一成不變的,如果人一成不變了,這個社會就無法發(fā)展了。所以要允許人家犯錯誤,所有的孩子也都是在犯錯、知錯、改錯中長大的。
一個女孩在雞公山夏令營的時候,晚上哭鼻子,因為想媽媽。然后我到她們房間去,房間里一片哭聲,都在想媽媽。她一哭另一個也哭最后傳染得大家全哭起來了。我走進去,卻沒勸她們,小孩哭根本不要勸,越勸越哭。她為什么哭呢?她招你心疼她,你越勸她就越傷心。我根本不勸,我說走,外面的星星很好看,跟我看星星去,把衣服穿上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