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燈(3)

桑榆自語 作者:張中行


 

再說中元,舊歷7月15日,夜晚的放河燈。這個節(jié)來單純,道教說是道教的,佛教說是佛教的。道觀用什么儀i楚。佛寺的儀式名盂蘭盆會,盂蘭為梵語譯音,救苦之義,裝食品,施舍,可以使餓鬼得救。我當(dāng)年住在廣化寺旁,見大法船,入夜誦經(jīng),把船燒了。我們家鄉(xiāng)是既不念經(jīng),又不河T。村東北角有個水塘,水不淺,入夜,由幾個通水性的壯年男子下去,把用半個打瓜(比西瓜小的一種圓形瓜,皮厚)皮、內(nèi)插蠟燭做的燈送到水面上。燈多,放完,上百的燈火在水面上搖動,未必好看,卻很新奇。家鄉(xiāng)人沒有考證癖,沒有人問這是想干什么。但也覺得大概與鬼魂有關(guān),總是對死去的人有什么好處吧,其時我還相信有所謂陰間,于是飄搖于水面上的燈火就使我想到現(xiàn)世背后的神秘,有些怕,也有些凄涼。

最后說除夕,燈,最多,與我們最親近,是這一個夜晚。由幾天之前就要準(zhǔn)備,泡子燈,缺什么零件,以及煤油、蠟燭都要買齊;由裝用具的屋子里找出若干燈籠,要打掃干凈,糊紙。到除夕的黃昏時分,依舊俗的規(guī)定,住人的屋子都要點上泡子燈,不住人的掛燈籠。室外,院內(nèi)立高竿,頂上懸燈籠,并說明用意,是“吉星高照”。大門外,自己家的燈籠掛在門口,公用的燈籠掛在橫于街道的粗繩上(一條繩掛四五個,每隔二三十米有一條繩)。這樣,入夜,室內(nèi)室外,就成為遍地是燈。最親近的是走到室外,走上街頭,自己手里有的用尺余小木棍挑著的燈籠。上街頭做什么?同三五個小伴侶(沒有女孩子)去游蕩,放鞭炮,間或比誰扔得最高,聲音最響亮。走到街盡頭最有意思,回身看街道,燈火如繁星,低頭看,自己手里還有一個,燈像是既送來繁華,又送來溫暖。手提燈籠,成群結(jié)隊,還可以到鄰居家里,登堂人室,看看這,看看那,連主人也表示高興。就是這樣,除夕前半夜的幾個小時,燈就使熟悉的家常變?yōu)樯硇亩伎梢苑砰_的夢境。

且夫夢,如莊周,慣于作逍遙之游,也是難得維持長久的,于是我另了油壺之燈,泡子燈之燈,換為通電之燈。隨著燈光的加強,昔日的歡娛像是就不再有。仍有夜,就還要以燈為伴,只是它的作用,以文學(xué)藝術(shù)的宗派為喻,成為徹頭徹尾的現(xiàn)實主義。比如它可以伴我讀書,尋夢境:

  日暮酒闌(不用說,早已點燈),合尊促坐,男女同席,履舄交錯,杯盤狼籍,堂上燭滅(光暗下來),主人留髡而送客,羅襦襟解,微聞薌澤,當(dāng)此之時,髡心最歡,能飲一石。(《史記。滑稽列傳》)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