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次新版真的十分榮幸得蒙馬家輝先生(叫他博士會令我覺得距離他更遙遠,我不想)賜序。我和家輝真正認識其實不久,卻是一見如故,硬著頭皮請他替錢瑪莉?qū)懶?,他毫不考慮就拍胸答應(yīng)了,并且交來不是一般的捧場客套文章,而是長達六千多字近乎“學(xué)術(shù)論文”的分析,真是令我受寵若驚。
家輝提出很多精辟有趣的立論,我個人竟從未曾從那些角度想過,可真叫我“大開眼界”,例如他竟然觀察到書中人物除了“鄭祖蔭”,其他人等都只用英文名這個現(xiàn)象,就顯得十分有趣,想來在我的潛意識里,“鄭祖蔭”真的可能有其象征意義,可能正是代表了我當(dāng)年心目中那個模糊、遙不可及的“中國”也說不定。其實書中還有兩個小角色是用中文名的,阿清是其一,不過阿清也只算是一個小名而不是全名,另一個是Eric讀中大的妹妹,不過錢瑪莉始終都搞不清她究竟叫美芳、淑貞抑或什么,錢瑪莉?qū)懙竭@個中大學(xué)生時,筆法是頗“乞人憎”的,希望讀到那些尖酸的文字時,中大友人能包容一些,一笑置之好了。另外,我又發(fā)覺書中人物那些英文名和現(xiàn)在香港流行的也很不一樣,現(xiàn)在不是充塞著無數(shù)“自創(chuàng)”式的英文名嗎?哈哈,從這個角度看,《穿Kenzo的女人》也許是過時了。
有人問我心目中的錢瑪莉究竟是一個怎樣的女人,又或者在三十多年后的今天,她又可能變成怎個樣貌?
我覺得錢瑪莉是一個怎樣的女人在書中那差不多一百個小故事里已赤裸裸地呈現(xiàn)出來了,如果我再補充自己的一些看法,反而限制了,甚至剝奪了讀者的想像空間。至于三十年后這個問題……在我重讀這本書的時候,總覺得當(dāng)年錢瑪莉有時真是有點那個,對待她那位相比之下較不幸的朋友Martha,很多時候都過分殘忍了,在興之所至?xí)r她不介意予以同情,甚至說些未必由衷的打氣說話,但隨著心情轉(zhuǎn)變,忽然又會語中帶刺,嘲笑奚落她的處境,到了有“利益沖突”之際,更可以恣意摧毀她僅有的那么一點點尊嚴!但如果我能樂觀地相信人類文明、或個人成長都是不斷繼續(xù)在進化,步向“正”的那方,那么三十多年后今天的錢瑪莉,已應(yīng)該懂得易身而處,對別人,尤其是沒有她那么幸福/幸運的人多些善意,多些體諒吧,這是我對她的期望。
當(dāng)然我亦同時期望她至今都仍是我筆下那一個光芒閃爍、美麗迷人的女人,就像之前提到那個專欄的名字,在我心目中應(yīng)該永遠都是三十歲。
但這些說到底,這也只不過是我不切實際的幻想。其實我們都很清楚錢瑪莉最璀璨的時刻還是在這本書里面所描述的那些日子,就讓我們永遠記住她和那班朋友、敵人,在各式各樣,有些仍在,有些已先后消失了的場地,像中環(huán)的太子行、圣佐治大廈、皇后像廣場、天星碼頭、Dicken*餾 Bar、Galley*餾、Lindy*餾、福臨門、富臨、Chin Chin Bar、Renaissance、半島、Regent(Plume)、馬會、翠園、Amigo、Jockey、Hugo、Tai Pan Disco、Polaris、Au Trou Normande、American Club、I Club、西頁海鮮、Mimi、Andy的游艇、Culture Club、Country Club、喜來登、Jimmy*餾 Kitchen……上演著一幕又一幕他們?nèi)松凶罡叱逼鸱慕橇Π伞?/p>
而這電光火石的一切,這些愛恨交織,悲歡離合,都是在那個如今我們有點難以想像的年代,那個尚未有手機的年代中進行。
啊,原來真是那么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