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出于多得稅利等目的,在“讓老百姓吃上放心鹽”的幌子下,強行攤派引鹽。如果不能完成售鹽任務(wù),地方官的考績就上不去,直接影響到官職的升遷。因此,地方官往往向有鹽處賒借,鹽主因無現(xiàn)價,抬高鹽價,而且賒到鹽以后,水運或者陸運,又加上了一部分運費,等這些鹽運回地方,價格已經(jīng)很貴了,老百姓自然是買不起的,但是老百姓不吃鹽又不行。
也有些有良心的鹽商到民間賣鹽,但是這樣肯定會得罪官府,這樣鹽價超高的難題就沒法解決了,老百姓只能忍耐。而這些鹽商卻大發(fā)其財,而鹽商如果要做得更大,就需要更多的“引”,也就是需要更多的營鹽許可證,而營鹽許可證的頒發(fā)權(quán)在誰的手里呢?在鹽大使手里,所以鹽大使就成為鹽商巴結(jié)的對象,這些富甲一方的大鹽商出手闊綽,所以說鹽大使是個不折不扣的肥缺。如果王有齡的鹽大使能夠捐成功,這捐納的500兩銀子怕不出幾天就會回來了。難怪王有齡和胡雪巖兩個人四眼放光呢!
想到這里,結(jié)合胡雪巖判斷人方面的自信,他呼了一口氣,作了一個改變他一生的決定:“王兄,借一步說話!”
胡雪巖掏出那張500兩的銀票,說:“你我一見如故,我不忍心看到你錯失這千載難逢的好機會。這是500兩的銀票,放在我這里也沒啥大用,請你收下!”
換作是誰,當時肯定也會呆立當場,王有齡也不例外,因為事情太突然,天上的餡餅一下子就砸在了自己的頭上,而且是自己餓得發(fā)狂的時候!非常6+1哪有這個刺激呀!王有齡于是就下意識地攥住了這張銀票,就像攥住了自己的前途一樣,不舍得松開。
說到這里,我們有必要對500兩銀子有個大致的換算,好讓大家有個直觀的了解。先看看一兩值多少錢吧。一兩銀子到底值多少錢,現(xiàn)在很多人其實是毫無概念的。特別以當代白癡電視劇為極端,居然出現(xiàn)兩個饅頭一碗湯5兩銀子、一個少奶奶一次賭博輸?shù)粢磺f兩銀子等荒唐透頂?shù)那楣?jié),顯示當前中國的創(chuàng)作人無知和不認真到了何等程度。要知道萬歷年間國庫年收入才達到200萬兩,而且還是經(jīng)過張居正改革后國庫收入豐富才有的數(shù)字。甚至包括了金庸這樣的大師似乎也對銀兩的貨幣價值沒有進行深入研究,大家都該記得郭靖初遇黃蓉,被她宰了一頓,結(jié)果“一會兒結(jié)賬,共是19兩7錢4分”。
看過一些古籍就可以發(fā)現(xiàn),一兩銀子的貨幣價值其實相當高。因為各朝代銀兩的貨幣價值都有所不同?,F(xiàn)在的白銀都是工藝品,價格已經(jīng)大打折扣。一般推算古幣值都采用一般等價物交換的方式來計算,對中國人來說千年不變的民生商品就是大米。以下采用太平年間的大米物價記錄為標準,進行一個粗略的推算,大致可以得出銀兩的貨幣價值。
史載明朝萬歷年間一兩銀子可以購買一般質(zhì)量的大米二石,當時的一石約為公斤,一兩銀子就可以買公斤大米,就是斤?,F(xiàn)在我國一般家庭吃的大米在一斤~2元之間,以中間價元計算,可以算出明朝一兩銀子=人民幣元。
根據(jù)《宋史·食貨志》提到“熙、豐以前,米石不過六七百”和《宋史·職官志》“每斗(米)折錢三十文”的記載,姑且以2000個銅錢折銀一兩計算,太平時期米價是1石300~600錢(靖康之亂前后到南宋初期有一兩銀子一石米的,不在正常計算范圍)。1兩基本上可以買到4~8石大米,以宋石66公斤計算,1兩銀子相當于人民幣近924~1848元(一說宋石為96斤,就相當于1兩銀子折合人民幣672~1344元)。假定南宋銀價與北宋相差不多,那么郭靖請黃蓉一餐吃掉了少則一萬三多則超三萬的錢,難怪小姑娘一下子就被感動得一塌糊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