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阪風(fēng)味煎餅果子
周末,魔女居然自請下廚,不禁感到有些驚訝。當(dāng)年魔女興致勃勃地進(jìn)了廚房,結(jié)果被薩給了如下評價:
你擅長配藥這是本行沒問題,可炒菜也跟配藥一樣就很嚇人了。這東西咸啊淡的感覺第一,精確到毫克完全沒有必要。切菜不是越細(xì)越好,木耳都切成粉絲一樣,這個這個是很反傳統(tǒng)的……
從那以后,魔女對廚房就有點兒怯場,除非無可奈何是不進(jìn)這個地方了。好在薩好吃,把做飯當(dāng)成一種樂趣,所以在這個問題上雙方并沒有什么分歧。而且慣出來一個好吃中餐的外國人,薩還挺自豪。
那么,今天是怎么回事兒呢?
原來是幾個媽媽湊在一起聊天,只有我家小小魔女最慘,只能靠爸爸糊口,幾乎沒吃過媽媽的大菜。魔女這人總算還有良心,覺得不為老公,也得為閨女努力一把,就這樣找了本書好好學(xué)習(xí)一番,又從碗櫥底層搬出日式餐具,莊嚴(yán)地宣布今天給大家改善伙食,吃大阪的風(fēng)味菜啦。
什么風(fēng)味菜呢?叫做什么“お好み焼き”,聽了這名兒薩忍不住問:“是不是那個號稱日本煎餅果子的……”看看魔女臉色趕緊打住,煎餅果子就煎餅果子唄,好歹是個日本風(fēng)味小吃,別處還吃不到呢,打擊人家積極性這種事情,不是大丈夫所為。
其實,“お好み焼き”雖然樣子像煎餅果子,其實,在日本是一種普通的家常菜,就像北方人家攤煎餅卷大蔥一樣。
于是,就有了下面這些美味。當(dāng)然,東西都下肚了,只是可以讓大家看看日本人的家常飯大概是怎樣的,也算是對魔女下廚的一個難得紀(jì)念。
一、餐前小吃:蘿卜條
味道還不錯,帶一點兒食用色素染成黃色,看起來比較好看。岳父那邊拿來的,魔女只是練個刀工,這種類似劈劈柴的活兒沒有多大技術(shù)含量。
二、預(yù)先拌好的豆子,算是另一道小吃。
可以叫做日本式“沙拉”?
三、壽司,這個是超市買來的,作為主食。
四、對了,還有這個魚,烤的,加一點兒醬汁。
魔女做魚還可以,在東京一個飯店學(xué)過人家的法式烤魚,算是看家的本事,這次是日式的,牛刀小試而已。LP加油!進(jìn)入正餐的準(zhǔn)備。
這煎鍋里面的,就是所謂的“お好み焼き”,用面粉、雞蛋、鹽、味精打成糊,加入細(xì)絲米粉、火腿、洋白菜,還有煮好的牛筋配成。放牛筋是魔女獨特的配料,據(jù)說日本各家做這個菜,放的東西都不一樣,類似地雷戰(zhàn)“各村有各村的高招”。
做了三個,問起來,說是一人一個,難道小小魔女也能吃一個?后來才明白小小魔女的配額是二分之一,我的配額是一又二分之一,只有魔女是正常人。
用鏟子翻個,這就差不多了。
盛到盤子里,先加上調(diào)料汁,再放上沙拉醬,用勺子抹勻。撒上魚膠熬的輔料,再撒上海藻碎末,Ready!可以吃了。
準(zhǔn)備發(fā)表評論……
魔女忽然送上紅豆和年糕熬成的尾食,好黏,忽然醒悟到灶王爺上天的感覺了。
這又何必呢?粘俺的嘴,你怎么知道俺一定是要說壞話呢?
其實,薩是想說:“小魔,這回做得……還真是挺有風(fēng)味的。”
朋友評論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薩家做飯不在吃,在乎家庭溫馨也。夫妻恩愛,不僅是雙方之福,更是孩子之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