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好漢不吃眼前虧?!边@話表面上聽起來不錯,但從另一個角度想,眼前不吃虧的人很有可能會身后吃虧。有時候,吃得眼前虧是一種大度的表現。吃得一點兒虧,犧牲一點兒自己的利益,就會因此而多交一位朋友,多獲一份成功的機會。
現代社會,聰明的人越來越多,只占便宜不吃虧的心理也日益嚴重,如果一點虧都不吃,那人與人之間就會因為一點小事而爭吵不休,因為一點小的利益而明爭暗斗,搞得自己生活煩惱不斷,工作疲憊不堪。如果能夠吃得下眼前虧,那就能夠在無形中得到更多的利益。
張宇是一位汽車推銷員,他為人謙和,業(yè)績優(yōu)秀,深得領導和同事的喜歡。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張宇所在的公司不但沒有受到絲毫影響,反而擴大了規(guī)模。由于原來的辦公室地方不夠,公司搬到了北京郊區(qū)一所高檔寫字樓。張宇由于工作地點換了,便打算重新租一個住處。利用休息時間,張宇找了一天半,終于找到一所非常不錯的房子,這是一個兩居室,外面一大間,里面一小間,大間不但采光好,還非常寬敞明亮。于是,張宇就將這個大間租了下來。
張宇交完房租,便回家搬東西去了。他前腳剛離開,后腳就又來了一位租房的人,這是位畫家,也是一位編劇。畫家看了這所房子后,自然也喜歡上了外面的大間。
房東告訴他,這個大間剛租出去,如果想租只能租里面的小間了。畫家想了想,便交了房租,租下了里面的那個小間。接下來,畫家找了幾個朋友,迅速地將自己的一堆東西都搬到了大間。正在他們搬得熱火朝天的時候,張宇趕到了。看到畫家占了自己剛租的房子,張宇心中有些不高興。
這時,畫家走過來對他說:“兄弟,真的不好意思。我東西比較多,還要擺畫架,我能住這個大間嗎?我這次是來郊區(qū)采風,最多住上兩三個月就走了。”
這時候,張宇有點為難。如果不同意,人家東西都搬進來了;如果同意,自己實在不喜歡里面的小間。再說,自己交的大間的房租反而住小間,豈不是太吃虧了?思考再三,張宇還是爽快地答應了。畫家非常高興,當晚就請幫他搬家的朋友和張于一起大吃了一頓。
后來,張宇發(fā)現這位畫家確實不簡單,不但識識許多國內著名的畫家、編劇,而且與諸多導演都有來往。由于張宇把大間讓給了畫家,他對張宇印象非常好。于是,他主動介紹了許多文化界和影視界的名人給張宇認識。
兩個月后,畫家突然找到張宇,催促他同自己一起搬家。這下張宇又懵了,他忙問畫家怎么回事。畫家笑著對他說:“我的一位朋友要出國,留下了一套三居室的房子沒人住,他請我住他那兒,順便幫他看房子。我想三個屋我一個人也住不過來,你同我一塊去吧?!?/p>
就這樣,張宇在畫家朋友的三居室里住了一年,畫家不但沒收一分錢房租,還介紹了更多的朋友給張宇認識。第二年,畫家打算開一間公司,點名請張宇做自己的第一助理。
故事中的張宇最初將大間讓給畫家,看似吃了很大的虧,后來卻換來了如此大的收益,這可能是許多人都沒有想到的。
試想,如果他當時據理力爭,寸步不讓,最后可能會保住自己的大間,卻會因此而失去畫家的情誼。其實,生活中就是這樣,你敬別人一尺,別人會敬你一丈。你吃點眼前小虧,可能會換來長久收益。很多時候,吃了眼前虧,看似窩囊,看似得不償失,可結果常常會給你帶來意外的驚喜。
從許多商人成功的經歷來看,吃下眼前虧是一種高妙的經營策略。吃虧很多時候是一種商業(yè)上的深謀遠慮。對于商業(yè)上的得失,一定要站得高,看得遠。千萬不要為了一點眼前的利益而讓自己喪失了長遠利益。
因此,吃得眼前虧的不僅僅是一種大度,還是一種智慧,那些生意興隆,成就大事的商人,都是能吃得眼前虧的人。
實際上,大多數人都是“不吃眼前虧”的人,他們唯恐自己吃虧,甚至總期待占別人點便宜。殊不知,吃虧是一種明智而積極的交往方式。在這種交往方式中,由吃虧所帶來的福,價值遠遠超過了所吃的虧,那些不愿吃虧的人,往往占了眼前的便宜,而痛失了長遠的利益。
另外,“好漢吃得眼前虧”也是許多成功人士的人生信條。這些人之所以成功,就是因為他們懂得如何去面對“吃虧”。要知道,世上沒有人是永遠不吃虧的,也沒有便宜是可以占一輩子的。與其這樣,不如吃點小虧,換得別人的認可與尊敬,這帶給自己的無形利益要遠遠大于這點微不足道的小虧。因此,吃眼前虧為的是結一個好人緣兒,為自己將來的成功打下基礎。
試想,一個肯于吃虧的人,君子認為你有修養(yǎng),小人認為你為人實在、可靠,不管哪種評價,他們都會將你當作可交之人。如此一來,你就真的做到“海納百川、有容乃大”了,君子敬重你,小人擁戴你。做到這些,賺得財富,獲得成功,也不過是遲早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