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死。死。死。死。
在大學里喪命,其實是件非常容易的事情。
你也許會死于考研失敗,從最高的樓頂上飛速直降,順帶壓死一個路人;
你可能會死于失戀,在叫床聲此起彼伏的學生情人旅館里,孤獨地吞下一整瓶安眠藥;
你大概會死于就業(yè)壓力,在住了三年的研究生宿舍的廁所里,用毛巾把自己吊死在自來水管子上;
你也有可能死于醉酒,在一個人踉踉蹌蹌回宿舍的路上,失足掉進學校的人工湖里,三天后才像一具橡皮艇一樣浮出水面;
也許,你會死于浴室的淋浴器漏電,或者死于一塊質量不過關、從天而降的教學樓天花板;
也許,你會因為急性心臟病死在酷熱的籃球場上,或者在網(wǎng)吧見義勇為抓小偷時被對方捅死;
也許,你會患上言情小說主角的絕癥在病床上等著死神來臨,或者參加一支沒什么腦子的大學生登山隊到雪山上讓自己死無葬身之地;
甚至可能有一天,寢室里那個因為打牌而和你吵過架的下鋪操起水果刀扎向你的胸口,或者晚飯時在食堂吃下的那塊炸雞讓你重金屬中毒……
不過,這樣子的死法,永遠不會成為新聞上的頭條,因為頭條屬于光明,而非輕生、意外、謀殺和疾病。在大學里,年輕人們死去,從來就不是一件值得奇怪的事情,死亡的方式也總是不知疲憊地推陳出新。
剩下唯一的疑問就是——
誰,是他媽的下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