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不要把你的人生當(dāng)考卷來寫(1)

10堂量子創(chuàng)意課 作者:李欣頻


第3堂 以多選取代單選,開展放射型的平行人生

【不要以選擇題、比較題的方式,不要把你的人生當(dāng)考卷來寫】

這一堂課,是因為一位記者的電話訪問,讓我意識到她問我問題的方式,充滿了她自己的問題。她問:“請問你去過這么多國家,你比較喜歡哪個國家?你是廣告文案、廣告代言人、作家、大學(xué)老師、博士生、影評人、主持人……這么多身份里,你最喜歡哪一個身份?”

這樣的問題可能對于記者來說是非常稀松平常的,因為這就是訪問的“基本題型”,但我好奇的是,我是一個活生生、無法被歸類的人,怎么會用“基本題型”來訪問我呢?她的問題充滿了“選擇題”、“比較題”,可以想像應(yīng)該是自小受學(xué)校教育與考試的影響太深,以為人生是一連串充滿“選擇”與“比較”的過程,她可能認(rèn)為整個人生是一張考卷,例如考題可以是:“你這一生中最喜歡哪一個國家?答案選項1希臘2印度3迪拜4冰島,請回答”、或是“你最喜歡自己的哪些身份,請依最喜歡到最不喜歡的順序排列,并闡述之”,但人生真的是如此嗎?這樣的思考弊病,其實就是第一堂課所提到的:“亂貼標(biāo)簽、輕易論斷”的慣性思維,因為考題做久做熟了,標(biāo)準(zhǔn)答案會很快跑出來,這就是導(dǎo)致大家寫出來的人生都差不多的原因。

因為我實在回答不了她的制式問題,于是我只好反問這位記者:“咦,好奇怪,你的問題要不就是選擇題、要不就是比較題,你真的認(rèn)為人的一生是填完考卷后就交差了嗎?”我想說的是,如果你真的用心走過40個國家,或許不必走過40個國家,就算只走過兩三個國家,只要你用全部生命去體驗,你就會清清楚楚明白,每一個國家都是獨一無二的,根本沒有辦法拿來與其他國家做比較,就像你沒有辦法拿玫瑰花與百合花來比誰漂亮,你是要以花瓣數(shù)來評比呢?還是開花的直徑來競賽呢?同理可證,你要我怎么去回答這40個國家里,我比較喜歡哪個國家呢?每個國家都帶給我無可取代的風(fēng)景與文化沖擊:希臘的圣特里尼島讓我見識到無限可能的藍;埃及高尺度的神殿,讓我明白人很渺小但也很偉大;迪拜讓我學(xué)會了“從無到有、無所不能,沒有什么是不可能的陸??談?chuàng)意”;印度讓我看到什么是物質(zhì)極貧、卻充滿開心笑容的孩童;美國阿拉斯加零下50度,仰望著那一條清晰的銀河鉆帶,以及滿天瘋狂揮灑炫彩的極光,讓我知道上天自從完成了地球至今,從未有任何一刻停止再創(chuàng)作,每分每秒這個地球都截然不同……

如果再繼續(xù)講下去,幾天幾夜都說不完我在這些國家聽到、聞到、看到的精彩人事物,都是鮮活的。正因為每一個地方都有獨特之美,所以不比較、不評斷,全都納入了我寶貴的生命影音庫之中,我怎么忍心把這些獨一無二的國家,拿到評量機上去秤斤論兩呢?如果你是真正的旅行者,絕對不可能去問這樣的問題,那就像如果有人問你,你比較喜歡爸爸還是喜歡媽媽,如果要你選一個活下來你會選哪個,是一樣殘忍且無意義的。

同樣的,在面對“你是廣告文案、廣告代言人、作家、大學(xué)老師、博士生、影評人、主持人……這么多身份里,你最喜歡哪一個身份?”這樣的問題,因為是電訪,所以很可惜她沒看到我一臉極度無奈無語的表情──因為這樣的問題,就跟問我:“請問你全身上下,你自己比較喜歡你的右手、左手、右腳、左腳、眼睛……哪一個部位呢?”是一樣荒謬的。

一般人愛選擇、愛比較,總要找一個“最”,才覺得完成了。但真正的人生不是減法,而是加法;不是選擇A還是B,而是A+B會變成什么,因為“選擇”會排除掉其他的東西,很容易讓生命越走越狹窄,走入慣性里,走進死胡同。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