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是每個人都渴望獲取的。借用哲學中的內因與外因的原理對自助與天助的關系進行解釋,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分清兩者在個人成功過程中所起的作用與意義。
馬克思主義哲學告訴我們,內因是事物存在的基礎,是一事物區(qū)別于其他事物的內在本質,是事物運動的源泉和動力,它規(guī)定著事物運動和發(fā)展的基本趨勢;外因是事物存在和發(fā)展的外部條件,它通過內因作用于事物的存在和發(fā)展,加速或延緩事物的發(fā)展進程,但不能改變事物的根本性質和發(fā)展的基本方向。
在個人發(fā)展的過程中,自助就是內因,是一個人追求成功的內在驅動力。一個人是否具有自助的意識,是否愿意付出全力自助,將決定他是否有可能觸及成功的巔峰;而天助就是外因,是影響個人獲取成功的各種外在因素。也就是說,只有在自助的基礎上,天助才能發(fā)揮出應有的效果;一個人只有通過自助才能把握住天助的機會。
牛頓與蘋果的故事應該是眾所周知的吧。牛頓在蘋果樹下思考問題,一顆成熟的蘋果掉了下來,正好落在他的腳邊。正是這個蘋果激發(fā)了牛頓的靈感,從而發(fā)現了萬有引力定律。
聽到牛頓在一個蘋果的啟示下發(fā)現了萬有引力定律,很多人抱怨為什么那個蘋果沒有砸到自己的頭上。其實,仔細思考一下就會發(fā)現,蘋果落地僅僅是一個條件,真正幫助牛頓的是他堅持不懈的思考與努力。自身的努力是內因,落地的蘋果是外因。蘋果只是縮短了牛頓獲取成功的時間,思考才是幫助牛頓獲取成功的關鍵。
很多人都希望自己生來就有天助的力量,出生于一個優(yōu)越的環(huán)境,具有聰明的頭腦與美麗的外表,家人與朋友能夠提供大量的機會與幫助等。這樣他們就可以在人生的這場競賽中處于一個有利的位置,更快地問鼎成功。不過,很多真實的案例告訴我們,有時候,外界的有利條件不僅無法幫助個人獲取成功,反而會阻礙個人的發(fā)展。過于優(yōu)越的外界條件會降低個人追求成功的意愿與動力,使其沉溺于已經享有的良好環(huán)境中。長此以往,你會滿足于已經獲取的東西,失去繼續(xù)前進的動力。當一個人不再努力向前時,成功也就慢慢地遠離他了。
一個渴望成功的人,一定要能夠正確地認識天助的力量,依靠天助但不依賴天助。只有擁有強烈的自助精神,善于利用各種天助的力量,將有利的外界條件作為促進自己更發(fā)展的推動力量,將不利的外界條件做為自己改變現狀、奮勇向前的無形動力,你才能夠充分結合天助與自助的力量,獲取成功。
自我提升工具:思維狀態(tài)積極程度測試題
要想充分發(fā)揮天助的力量,你必須強化自身良好的心理機制。你的思維狀態(tài)是否積極將決定你是否能夠正確地看待生活中的挑戰(zhàn)與困難,是否能夠將不利的條件轉變成可以借助的力量,變成促進自我發(fā)展的動力。通過了解自己的思維狀態(tài),你可以對自己以往失敗的原因進行一個更為準確的判斷,進而明確改進的方向。
美國紐約心理指導中心主任霍夫曼教授設計了思維狀態(tài)積極程度的測試方法,可以幫助你了解自己的思維狀態(tài)的積極程度。思維狀態(tài)積極程度的測試題,如表1-2所示。
表1-2 思維狀態(tài)積極程度測試題
選 項
1.有些事情出錯,你通常是 A.怪運氣不好
B.承擔責任
2.朋友是否常常要求你給予意見 A.是
B.否
3.當一種新的產品上市,你通常的反應是 A.說不好用還是不用
B.我來試試
4.如果你半夜醒來,胃與胸之間痛,你會認為這是 A.心臟病發(fā)作
B.消化不良
5.就整體而言,你認為自己 A.不交好運
B.交好運
6.當遇到一些令人失望的事情時,你多半會對自己說 A.早知是會如此
B.焉知禍福
7.你相信大多數人都是 A.自私的
B.無私的
8.你認為事業(yè)成功靠 A.人際關系
B.自己本事
9.電話在半夜或者清晨響起來,你的第一反應是 A.不妙的消息
B.打錯了號碼
選A得0分,選B得1分